[发明专利]一种食管癌多联快速检测ELISA试剂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23229.X | 申请日: | 2020-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8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东;李留玉;赵学科;宋昕;杨苗苗;王盼盼;徐瑞华;靳艳;韩文莉;蔺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74;G01N33/535 |
| 代理公司: | 郑州翊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5 | 代理人: | 付红莉;周玉青 |
| 地址: |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4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管癌 快速 检测 elisa 试剂盒 | ||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食管癌多联快速检测ELISA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固相载体和包被于固相载体上的肿瘤相关抗原,所述肿瘤相关抗原由MTA2、ATF2、PAR‑2、COX‑2和PCNA组成。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还包括样品稀释液、第二抗体、第二抗体稀释液、阳性对照血清、阴性对照血清、显色液、终止液和洗涤液。本发明的ELISA试剂盒可以有效检测食管癌,尤其是早期食管癌,其检测灵敏度高达93.3%,特异性达到了82.5%,可用于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的大规模筛查,有利于无症状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发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管癌多联快速检测ELISA试剂盒。
背景技术
我国是全球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河南是中国食管癌高发省份,食管癌高发区(发病率>60/10万)人口超过4371万,占全省人口的41%,分布在11个市,9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占全省面积的55%。河南、河北和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特别是河南的林县、安阳、辉县等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以河南林县地区为中心,随着半径逐渐增大,食管癌的发病率呈明显降低的趋势,例如,与林县相距仅200公里的河南范县,食管癌发病率已由林县地区的160/10万人下降到25/10万人左右。
早期发现是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早期发现指的是无症状重度癌前病变患者和早期癌患者。目前,临床上90%的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导致此结局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早期无特异症状,缺乏无症状高危人群预警筛查的分子靶标。传统上,“高发区、40岁以上、男性、吸烟、饮酒、家族史阳性的无症状人群”被笼统界定为“食管癌高危或高风险人群”,也是食管癌早期筛查的主要对象。目前,色素内镜和黏膜活检是食管癌早期发现的重要筛查方法。但是,内镜筛查有创伤、成本高且效率低(例如,常规高发区内镜筛查高危人群,早期癌的发现率仅2%左右,约90%以上的无症状高危人群均为“陪伴检查”),这些限制了内镜筛查在无症状人群中的推广应用。
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是与病理生理过程相关的可测量的变化。本研究团队在前期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全基因组测序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等技术建立的基因组学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自身抗体芯片技术筛选出5种TAA,分别为MTA2、ATF2、PAR-2、COX-2和PCNA,并且发现在食管粘膜鳞状上皮发生癌变之前就能够检测到上述5种TAA的自身抗体存在,这些自身抗体对于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然而,应用MTA2、ATF2、PAR-2、COX-2和PCNA这5种TAA来检测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相应自身抗体的表达并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可用于管癌检测的ELISA试剂盒,这将会推动我国食管癌的诊治水平,也为将来对食管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食管癌多联快速检测ELISA试剂盒。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肿瘤相关抗原MTA2、ATF2、PAR-2、COX-2和PCNA的组合在制备用于筛查早期食管癌的自身抗体联合检测ELISA试剂盒中的应用。
一种食管癌多联快速检测ELISA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固相载体和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的肿瘤相关抗原,所述肿瘤相关抗原由MTA2、ATF2、PAR-2、COX-2和PCNA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32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