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异常用电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2310.6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3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余梅梅;李炳要;黄令忠;李涛;牟天宇;谭霞;陈舒宁;陈昭旻;蒋季儒;许盖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异常 用电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异常用电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分支线路起点位置的主站终端和安装在属于同一分支线路上的表箱进线端的便携终端,所述便携终端用于扫描表箱中各电能表的资产编号,获取其通信地址,并以表箱为组别,形成电能表档案;所述主站终端用于采集所在分支线路的电压、电流,产生日冻结数据,抄读属于该分支线路的便携终端及其下属电能表的日冻结数据以及所述电能表档案;所述主站终端还用于根据自身计算的日冻结电能增量和用户电能增量判断所在分支线路是否存在线损异常;然后根据所述便携终端的日冻结电能增量与所述用户电能增量判断某表箱是否存在线损异常。本发明可提高用户异常用电的检测便捷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异常用电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窃电行为已非常普遍,尤其是私拉乱接,更会给电网安全带来隐患,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普通居民用户的窃电行为,由于其分布比较分散,给窃电检查工作带来不便。因此,线损分析已成为窃电检测的一种比较便捷手段。
目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统计分析已非常完善,但是也仅能统计整个台区的线损情况,无法分段分相地精细化,当某个台区的线损存在异常时,仅能够判断出该台区下某个用户可能存在窃电行为,这种情况下,窃电检查工作仍然存在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户异常用电的检测装置及方法,以更加便捷检测用户窃电行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异常用电的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分支线路起点位置的主站终端和安装在属于同一分支线路上的表箱进线端的便携终端,
所述便携终端用于扫描表箱中各电能表的资产编号,获取其通信地址,并以表箱为组别,形成电能表档案;
所述主站终端用于采集所在分支线路的电压、电流,产生日冻结数据,抄读属于该分支线路的便携终端及其下属电能表的日冻结数据以及所述电能表档案;
所述主站终端还用于根据自身计算的日冻结电能增量和用户电能增量判断所在分支线路是否存在线损异常;然后根据所述便携终端的日冻结电能增量与所述用户电能增量判断某表箱是否存在线损异常。
其中,所述主站终端判断所在分支线路是否存在线损异常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主站终端将自身产生的日冻结数据作为临时总表,将该分支线路下所有电能表的日冻结电能增量相加得到用户电能增量,将根据所述临时总表计算的日冻结电能增量与所述用户电能增量相减,获得该分支线路的总线损值,判断所述总线损值是否超过第一预警阈值,若超过则判定所在分支线路存在线损异常。
其中,所述主站终端判断某表箱是否存在线损异常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主站终端将便携终端的日冻结电能增量与所述用户电能增量相减,获得各表箱的总线损值,分别判断各表箱的总线损值是否超过预警阈值以此方法得出各表箱的线损值,并判断是否超过第二预警阈值,若超过则判定某表箱存在线损异常。
其中,在所述主站终端判定某表箱存在线损异常时,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待测电能表前端的便携终端,用于采集所述待测电能表的电压、电流,并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抄读所述便携终端采集的数据与所述待测电能表计量数据,对比分析其是否存在异常。
其中,所述主站终端包括电源模块、交流采样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接口模块、台区识别模块、载波模块和无线模块,所述交流采样模块采用开口式穿刺互感器,所述载波模块用于监听并抄读下属电能表的日冻结数据,所述无线模块用于抄读属于该分支线路的便携终端的日冻结数据,所述台区识别模块用于定期发送台区识别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2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