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擦受力型路堤桩板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21460.5 | 申请日: | 2020-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8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姚裕春;袁碧玉;刘洋;陈伟志;袁报;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2D29/02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波 |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受力型 路堤 桩板墙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摩擦受力型路堤桩板墙结构,包括路堤填筑体(3),所述路堤填筑体(3)一侧设置有挡土板(2),所述挡土板(2)外侧间隔设置有加固桩(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路堤填筑体(3)内设置有多个加固部件(4),所有所述加固部件(4)将所述路堤填筑体(3)从上至下分为若干层填筑体单元(31),所述加固桩(1)与所述加固部件(4)通过张拉杆部件(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受力型路堤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1)上从上至下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加固部件(4)对应的连接部(11),所述张拉杆部件(6)与所述连接部(1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擦受力型路堤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杆部件(6)贯穿所述连接部(11),且张拉锁定于所述加固桩(1)远离所述路堤填筑体(3)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受力型路堤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件(4)靠近所述挡土板(2)组件的一侧连接有传力棒(5),所述传力棒(5)与所述张拉杆部件(6)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擦受力型路堤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棒(5)与所述加固部件(4)包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摩擦受力型路堤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件(4)包括网架结构(41),所有所述网架结构(41)将所述路堤填筑体(3)从上至下分为若干层,所述网架结构(41)与所述加固部件(4)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摩擦受力型路堤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件(4)与加固桩(1)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
8.一种用于形成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擦受力型路堤桩板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在地基(7)上施工所述加固桩(1);
S2:在所述地基(7)上从下至上依次分层施工所述挡土板(2)、所述填筑体单元(31)和所述加固部件(4),并将该加固部件(4)与所述加固桩(1)相连接,直至形成所述路堤填筑体(3);
S3:将所述加固部件(4)与所述加固桩(1)张紧连接,以满足加固部件(4)与所述加固桩(1)的传力要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摩擦受力型路堤桩板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张拉杆部件(6)包括张拉锚索(61),且所述加固桩(1)与所述加固部件(4)通过张拉锚索(61)相连接时,所述步骤S2具体为:
S21:施工所述加固部件(4),将所述张拉锚索(61)的一端与所述加固部件(4)相连接,并将张拉锚索(61)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固桩(1)相连接;
S22:在步骤S21中的所述加固部件(4)上施工所述填筑体单元(31),并施工对应高度的所述挡土板(2);
S23:重复步骤S21-S23,直至形成所述路堤填筑体(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摩擦受力型路堤桩板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固部件(4)为网架结构(41)时,步骤S21具体为:
S211:施工所述网架结构(41),并在所述网架结构(41)拉紧铺平;
S212:在所述网架结构(41)靠近所述挡土板(2)的一侧包裹并固定传力棒(5),将所述网架结构(41)远离所述挡土板(2)的一侧反包;
S213:将所述张拉锚索(61)的一端与所述传力棒(5)相连接,所述张拉锚索(61)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固桩(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14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