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轴耐久性试验安全监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21368.9 | 申请日: | 2020-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1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郑静;王旭;张宝安;魏家麒;乔青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10 | 分类号: | G01M1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谭云 |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轴 耐久性 试验 安全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提供轮轴耐久性试验安全监测方法。该轮轴耐久性试验安全监测方法包括制得测力轮对;将测力轮对安装在试验台的驱动轮轨上;对测力轮对进行静态标定,确定垂向力标定载荷与垂向应变的对应关系,以及横向力标定载荷与横向应变的对应关系;开启试验台,由驱动轮轨驱动测力轮对旋转;监测并记录测力轮对与驱动轮轨间的垂向力和横向力,在横向力超限时,触动试验台的控制按钮控制试验台降速运行或停止。本发明兼顾安全监测与数据采集,并能够在监测到安全风险时及时降速并停止试验,把损失降到最低;方便事故后采集到各项运行数据,便于分析事故原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轮轴耐久性试验安全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变轨距转向架轮对在试验条件下,需以300km/h的线速度在试验台上长时间高速运转。试验过程中存在燃轴、打滑等安全风险。因此需采取合适的监测措施,保证试验安全进行。
轨道交通领域的台架试验,例如车体、构架的疲劳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通常不会产生失稳或者摩擦升温的情况。针对常规的台架试验,通过对作动器设置行程保护或者力保护可杜绝绝大部分潜在安全风险。轨道车辆旋转件的台架试验,尤其是轮轴的疲劳试验,由于其在试验过程中相对于轴承和轨道高速旋转,极易因接触面高速摩擦导致温度快速升高,进一步地造成试验事故。因此,对于变轨距转向架轮轴耐久性试验,急需采取合适的监测措施保证试验安全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轮轴耐久性试验安全监测方法,该监测方法兼顾安全监测与数据采集,并能够在监测到安全风险时及时降速并停止试验,把损失降到最低;方便事故后采集到各项运行数据,便于分析事故原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轮轴耐久性试验安全监测方法,其包括步骤:
制得测力轮对;
将测力轮对安装在试验台的驱动轮轨上;
对测力轮对进行静态标定,确定垂向力标定载荷与垂向应变的对应关系,以及横向力标定载荷与横向应变的对应关系;
开启试验台,由驱动轮轨驱动测力轮对旋转;
监测并记录测力轮对与驱动轮轨间的垂向力和横向力,在横向力超限时,触动试验台的控制按钮控制试验台降速运行或停止。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轮轴耐久性试验安全监测方法,为预防轮对失稳脱轨,通过测力轮对监测并记录轮轨间的垂向力和横向力,在横向力超限时,触动试验台的控制按钮控制试验台降速运行至停止。该监测方法兼顾安全监测与数据采集,并能够在监测到安全风险时及时降速并停止试验,把损失降到最低;方便事故后采集到各项运行数据,便于分析事故原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得测力轮对,具体包括:
至少在轮对的车轮辐板的纵向两侧分别打孔,在每个孔内沿孔的水平径向两侧分别粘贴垂向应变片,至少在车轮辐板的纵向且位于所述辐板与轮毂的连接处分别粘贴横向应变片;
在车轴上开穿线孔,将垂向应变片和横向应变片的引线由所述穿线孔穿入所述车轴的空腔;
将集流环固定到车轴的轴端,并将所述垂向应变片和横向应变片的引线连接到所述集流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得测力轮对具体还包括:将所述垂向应变片和横向应变片的引线连接到所述集流环的内环,所述集流环的外环连接至测力装置,通过所述垂向应变片测量垂向应变,通过所述横向应变片测量横向应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对测力轮对进行静态标定,具体包括:在测力轮对静止状态下,对测力轮对的车轮踏面上方进行加载,获取加载载荷与应变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13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