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残膜回收机起膜铲、起膜装置及残膜回收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0447.8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7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康建明;彭强吉;焦伟;张春艳;张宁宁;王小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机起膜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残膜回收机起膜铲、起膜装置及残膜回收机,包括铲体,所述铲体具有工作面和非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为倾斜平面和曲面组合形式,所述倾斜平面的轮廓为直线,曲面的轮廓为曲线,曲面的轮廓曲线方程为:其中,m=h1‑L1tan a;n=h1tan a+L1;h1—轮廓曲线垂直距离;L1—轮廓曲线水平距离;a—起膜铲入土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残膜回收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残膜回收机起膜铲、起膜装置及残膜回收机。
背景技术
起膜铲是残膜回收机重要的零部件,起膜铲在工作时将地里的残膜铲起,便于后续残膜捡拾装置对其进行抓取。起膜铲轮廓曲线的优劣直接影响残膜在起膜铲上的运动。
目前关于起膜铲存在以下技术方案:弹簧防过载起膜铲;起膜铲入土角度调整机构;残地膜回收机专用起膜铲,在铲尖后方焊接了两块翼板,便于漏土;残膜回收圆捆机起膜铲,铲体板为月牙形。发明人发现,以上技术方案中均只提及起膜铲结构,但未对起膜铲的轮廓曲线进行设置,会影响残膜在起膜铲上的运动,进而影响残膜的有效回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残膜回收机起膜铲、起膜装置及残膜回收机,该起膜铲的轮廓曲线为直线和曲线组合形式,使起膜铲上尽可能多的积累残膜并且使残膜在机具前进过程中能平稳的向上向后滑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残膜回收机起膜铲,包括铲体,所述铲体具有工作面和非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为倾斜平面和曲面组合形式,所述倾斜平面的轮廓为直线,曲面的轮廓为曲线,曲面的轮廓曲线方程为:
其中,m=h1-L1tana;n=h1tana+L1;h1—轮廓曲线垂直距离;L1—轮廓曲线水平距离;a—起膜铲入土角。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轮廓曲线垂直距离h1及水平距离L1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h—起膜铲垂直距离;L—起膜铲水平距离;S—轮廓直线的长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非工作面位于底部,且非工作面为平面,工作面位于顶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铲体工作面的倾斜平面和非工作面相交,形成起膜铲铲尖。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倾斜平面具有50°-70°刃角。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铲体工作面的曲面与倾斜平面相交,曲面由与倾斜平面相交处延伸,形成残膜的积累导向曲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曲面具有50°-70°刃角。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倾斜平面的轮廓直线倾斜设置,起倾斜角度为10°-35°。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残膜回收机起膜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残膜回收机起膜铲。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残膜回收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起膜装置。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起膜铲,将铲体的工作面设置为倾斜平面和曲面组合形式,倾斜平面处形成铲尖,便于入土铲起地膜,曲面处形成地膜的导向曲面,可以使得起膜铲上尽可能多的积累残膜并且使残膜在机具前进过程中能平稳的向上向后滑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04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