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于热水器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控制方法、处理器和热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20214.8 | 申请日: | 2020-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7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叶方明;孙建良;董鹏飞;张树前;汪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5B49/02;F24H4/02;F24H9/20;F24H15/385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陈杭君 |
| 地址: | 32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热水器 高温 环境 运行 控制 方法 处理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于热水器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控制方法、处理器和热水器,属于空气能热水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空气能热水器在高温环境下运行时不可靠等问题。本利于热水器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控制方法,热水器为空气能热水器,其包括外机和内机,外机包括压缩机、风侧换热器、和电子膨胀阀,内机包括水侧换热器和水箱,外机和内机之间及其内部通过冷媒总管依次连接形成循环管路等。本利于热水器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控制方法、处理器和热水器的优点在于:通过电子膨胀阀控制压缩机的低压,喷液电磁阀控制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从而保证压缩机使用在安全可靠的范围内,且压缩机系统控制稳定,不波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能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于热水器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控制方法、处理器和热水器。
背景技术
空气能热水器一般包括设有室外的外机和设于室内的内机,外机包括压缩机、风侧换热器和室外风机等,内机包括水箱和水侧换热器等,在高温环境下运行时,位于外机上的压缩机的低压高,远远超过压缩机的运行范围,压缩机运行不可靠、有损坏的风险。
目前解决此问题的控制方法为,当判定环境温度高于一定的温度且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高于设定的某温度值时关停室外风机使其处于停止状态,当判定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低于另一个某温度值时启动室外风机使其处于运转状态,即通过室外风机的开停来解决压缩机的低压高、排气高的问题。
但上述的控制方法存在两个不能解决的问题,分别为1、压缩机的低压不能准确的控制在某一个值,是一个波动值,低压依旧、会超出使用范围;2:室外风机的开停波动,引起压缩机油位的波动,给压缩机可靠运行带来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利于热水器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执行上述控制方法的处理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处理器的的热水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利于热水器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控制方法,热水器为空气能热水器,其包括外机和内机,外机包括压缩机、风侧换热器、和电子膨胀阀,内机包括水侧换热器和水箱,外机和内机之间及其内部通过冷媒总管依次连接形成循环管路,电子膨胀阀设于连接风侧换热器和水侧换热器的冷媒总管上,靠近风侧换热器侧设有检测该处温度的蒸发器温度传感器,靠近压缩机排气端侧设有检测排气温度的排气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连接风侧换热器和水侧换热器的冷媒总管上的位于电子膨胀阀和相邻于水侧换热器的一端之间的部位与连接水侧换热器和压缩机进气端的冷媒总管之间设有连通该两条冷媒总管的冷媒支管,冷媒支管上设有毛细管,该冷媒支管上位于毛细管与相邻于连接风侧换热器和水侧换热器的冷媒总管的一端之间的部位上设有喷液电磁阀,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本热水器处于制热模式下,根据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在本热水器处于制热模式下,根据排气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控制喷液电磁阀的开闭。
在上述的利于热水器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控制方法中,根据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当前的蒸发器温度Tps;
根据检测到的当前蒸发器温度Tps与设定的蒸发器目标温度Tps-mb的比较关系来确定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模式。
在上述的利于热水器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控制方法中,根据检测到的当前蒸发器温度Tps与设定的蒸发器目标温度Tps-mb的比较关系来确定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模式包括以下步骤:
若当前蒸发器温度TpsTps-mb,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按照常规的回气过热度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02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