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及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9955.4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香;王丽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淳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C02F9/14;C02F3/34;C12R1/06;C12R1/46;C12R1/64;C12R1/01;C12R1/125;C12R1/645;C02F101/10;C02F101/1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金彦;许亦琳 |
地址: | 2016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物 有机物 废水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及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该复合生物菌剂包括节杆菌、乳酸链球菌、硬基网柄菌、黄单胞菌、盐杆菌属、卵硫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迂回螺菌。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雾化处理;2)催化氧化处理并盐析出处理;3)冷却处理;4)生物氧化处理。该处理系统包括:雾化装置;催化氧化装置;用于将催化氧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进行冷却处理的冷却管,冷却管与催化氧化装置流体连通;用于将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行生物氧化处理的生物氧化装置,生物氧化装置与冷却管流体连通。本发明解决含盐有机物废水尤其高盐有机物废水处理稳定达标的问题,同时降低废水处理工程中的运行费用、提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及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高含盐废水是指含有有机物和至少总溶解固体TDS(Total Dissolved Solid)的质量分数大于等于3.5%的废水,包括高盐生活废水和高盐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直接利用海水的工业生产、生活用水和食品加工厂、化工厂及石油和天然气的采集加工等。这些废水中除了含有有机污染物外,还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如Cl-,SO42-,Na+,Ca2+等离子。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势必会对水体生物、生活饮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生产极大的危害。但常规处理方法中盐水浓度不能过高,亟待开发处理更高浓度的高盐废水的工艺技术。
目前常规大的处理工艺包括:
1、高盐废水低温多效板式蒸发浓缩脱盐
低温多效蒸发浓缩结晶系统,是由相互串联的多个蒸发器组成,低温(90℃左右)加热蒸汽被引入第一效,加热其中的料液,使料液产生比蒸汽温度低的几乎等量蒸发。产生的蒸汽被引入第二效作为加热蒸汽,使第二效的料液以比第一效更低的温度蒸发。这个过程一直重复到最后一效。
在工业含盐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工业含盐废水进入低温多效浓缩结晶装置,经过5-8效蒸发冷凝的浓缩结晶过程,分离为淡化水(淡化水可能含有微量低沸点有机物)和浓缩晶浆废液;无机盐和部分有机物可结晶分离出来,焚烧处理为无机盐废渣;不能结晶的有机物浓缩废液可采用滚筒蒸发器,形成固态废渣,焚烧处理;淡化水可返回生产系统替代软化水加以利用。
2、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有蒸发法、电化学方法、离子交换法、吸附、膜分离技术等,在某些应用中能够脱除废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但一般都面临较高的成本,且易造成再生废水的二次污染。有效结合物理化学方法与生物法将是未来高盐废水处理的重要方向之一。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即MPCVD(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Deposition)生长克拉级单晶金刚石时,晶种放入CVD设备后需要进行10-15天左右的长时间生长,生长过程中由于技术工艺水平、晶种质量、外部环境因素等等各种条件的影响,非常容易在某一时间节点出现多晶生长、黑色碳包裹体、以及内部应力问题,进而影响产品良率,造成成本的增加。而金刚石处于1000℃左右的高温下,现有的观测手段(主要是肉眼观测)无法观测到是否有多晶的生成,也就是说一旦初始生长质量不好,接下来时间内,水、电、气、人工等各方面成本均会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及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解决难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尤其高盐有机物废水处理稳定达标的问题,同时降低废水处理工程中的运行费用、提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包括节杆菌、乳酸链球菌、硬基网柄菌、黄单胞菌、盐杆菌属、卵硫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迂回螺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淳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淳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99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冷却式注塑装置
- 下一篇:一种4,4-联苯醚二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