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相机与机械手臂坐标系统的校正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17159.7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曾桓钰;黄钟贤;黄识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明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9/10 | 分类号: | B25J9/10;B25J18/02;B25J19/02;G06V2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 机械 手臂 坐标 系统 校正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3D相机与机械手臂坐标系统的校正装置及方法,利用3D相机摄取三平板校正装置的点云图,根据相邻点云的相同Z值差度与向量夹角,划分及排除点云群,形成三个平面点云群,以最小平方法建构三个平面方程式,并计算三个平面方程式的交点,作为外部参数校正的定位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手臂,尤其是涉及利用校正装置,校正机器手臂与3D相机相对坐标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工厂利用设置3D(3-Dimensional)相机,使机器手臂自动化进行加工组装制造作业,以提高工厂生产效率。而3D相机的坐标系统与机器手臂的坐标系统正确的相对关系,影响工厂生产的精密性。
如图7所示,为现有技术机器手臂与3D相机的校正。机器手臂1在基座2形成手臂坐标系统R,并在机器手臂1的工作环境中安装3D相机3,形成相机坐标系统C,以进行人工智能的自动化组装制造。相机坐标系统C与手臂坐标系统R进行校正时,需要一个校正装置4让3D相机3进行识别定位。安装3D相机3时,先将校正装置4设置在机器手臂1的工作环境,且让校正装置4出现在3D相机3的视野内。
3D相机3又称为深度(Depth)相机,根据原理不同,可能会同时带有RGB彩色信息或单色灰度信息等2D信息供识别定位校正装置4。假如3D相机3不带有彩色信息,或2D信息不足以进行精准识别定位时,则会以校正装置4形状的3D信息进行校正。校正装置4的形状3D信息为深度图(Depth Map)或点云图(Point Cloud)两种位置信息,深度图与点云图可以通过相机的内部参数进行换算,实质上属于相同的3D信息。3D相机3摄取校正装置4的3D信息,形成校正装置4在相机坐标系统C的空间位置信息。分析校正装置4的形状特征,利用外形上容易识别的边缘角点,作为机器手臂1与3D相机2校正的定位点K1-K5。当已知定位点K1-K5在相机坐标系统C的坐标下,只要将机器手臂1上的工具中心点5接触定位点K1-K5,即可经由机器手臂1移动工具中心点5在手臂坐标系统R的坐标,校正手臂坐标系统R与相机坐标系统C。
然而,前述现有技术进行坐标系统校正时,因为3D相机3的3D信息,通常在中间部位较为精确,并无法得到精准的校正装置4边缘位置信息,且当校正装置4的表面斜率变化较大时,边缘位置信息的精度也会跟着下降,致使位于边缘角点的定位点K1-K5的精度较差,若仅使用3D信息进行校正,并无法获得良好的机器手臂与3D相机间的坐标转换关系。因此,3D相机与机械手臂坐标在校正的方法上,仍有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3D相机与机械手臂坐标的校正装置,在校正装置上设置相对位置固定及相互分离不平行的三平板,且三平板延伸的三个平面相交于一点,作为校正定位点,以提升校正的精准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3D相机与机械手臂坐标的校正方法,利用3D相机的点云3D信息,根据相邻点云的Z值差度与向量夹角,划分点云群形成三个平面,以避免边缘误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3D相机与机械手臂坐标的校正方法,由三个点云群平面,利用最小平方法建构三个平面方程式,计算三个平面方程式的交点,作为校正定位点,以提高定位点的正确性。
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3D相机与机械手臂坐标系统的校正装置,在座架上设置相对位置固定及相互分离不平行的三平板,且让三平板延伸的三个空间平面相交于一点,作为外部参数校正的定位点。
本发明的3D相机与机械手臂坐标系统的校正方法,将三平板的校正装置放置在机器手臂工作环境及3D相机的视野,通过3D相机摄取校正装置的3D信息,利用3D信息点云图或深度图,计算各相邻点云的Z值差距及向量夹角,根据相同Z值差距及向量夹角将点云分群,排除较少量的点云群,形成三个平面点云群,以最小平方法建立三个平面方程式,利用三平面交点公式计算三个平面方程式的交点,将交点作为外部参数校正的定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明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明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7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用于气体涡轮引擎燃烧器的燃烧器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