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J45接口模块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16852.2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6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华;曹爱;樊金波;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58 | 分类号: | H01R12/58;H01R13/02;H01R13/405;H01R13/6461;H01R24/6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龙洋 |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j45 接口 模块 | ||
本发明属于通讯配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RJ45接口模块,包括有主体、簧片针座体、簧片针以及塑料零件体,簧片针座体装配在主体上,簧片针共为八根,上下两排各为四根且上下错位设置形成空间排列结构,八根簧片针与塑料零件体一体注塑形成一个整体,塑料零件体卡配在主体的一侧且八根簧片针抵靠在簧片针座体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接口模块装配简单,匹配度好,采用注塑的加工方式,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也方便自动化机器生产的实施,簧片针的最末端,采用鱼眼槽的结构可以实现铆接连接,提高连接效率,空间结构设置合理,电匹配性能更加合理,减少了串音干扰,性能达到超6类(6A)性能,传输带宽为500MHz。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讯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J45接口模块。
背景技术
现在使用的网络信息接口或电话模块可分为3类、5类、5E类(也称超五类)、6类以及6A类等,这些模块一般前端使用RJ45形式的接口模块,现有的RJ45接口模块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缺点:一、RJ45接口模块多个塑料零件与簧片之间进行装配,这些工序中有的需手工操作,对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较大,装配效率低下;二、簧片与PCB焊接连通,连接比较麻烦,生产成本较高;三、簧片、簧片座以及主体三者之间配合不合理,造成簧片重复插拔后回弹可靠性低,整体簧片排布不科学、串音干扰以及电性能参数匹配不合理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RJ45接口模块,该接口模块装配简单,匹配度好,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RJ45接口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体、簧片针座体、簧片针以及塑料零件体,所述的簧片针座体装配在主体上,簧片针共为八根,上下两排各为四根且上下错位设置形成空间排列结构,八根簧片针与塑料零件体一体注塑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的塑料零件体卡配在主体的一侧且八根簧片针抵靠在簧片针座体上。
在上述的一种RJ45接口模块中,所述的簧片针的末端穿过塑料零件体,在簧片针的末端上具有鱼眼槽,所述的鱼眼槽与PCB板铆接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RJ45接口模块中,八根簧片针分别为第一簧片针、第二簧片针、第三簧片针、第四簧片针、第五簧片针、第六簧片针、第七簧片针以及第八簧片针,其中第一簧片针、第二簧片针、第三簧片针、第四簧片针位于上排,第五簧片针、第六簧片针、第七簧片针以及第八簧片针位于下排,上下两排簧片针形成空间排列结构,每个簧片针具有连接部和弧形抵靠部,所述的连接部与塑料零件体一体连接,所述的弧形抵靠部抵靠在簧片针座体上。
在上述的一种RJ45接口模块中,所述的第一簧片针的连接部和第二簧片针的连接部经相互靠近弯折后并保持平向伸出过渡到弧形抵靠部,所述的第二簧片针的连接部和第四簧片针的连接部经相互远离弯折后并保持平向伸出过渡到弧形抵靠部,所述的第三簧片针的连接部直接保持平向伸出过渡到弧形抵靠部。
在上述的一种RJ45接口模块中,所述的第五簧片针的连接部和第七簧片针的连接部经相互远离弯折后并保持平向伸出过渡到弧形抵靠部,所述的第六簧片针的连接部直接保持平向伸出过渡到弧形抵靠部,所述的第七簧片针的连接部和第八簧片针的连接部经相互靠近弯折后并保持平向伸出过渡到弧形抵靠部。
在上述的一种RJ45接口模块中,所述的主体上开设有末端针槽,在主体的侧边上开设有装配槽,所述的簧片针座体的侧边上具有与装配槽相卡配的凸头件,簧片针座体的中间具有弹性贴靠槽板,每个簧片针依靠弧形抵靠部贴靠在弹性贴靠槽板上并最终卡在末端针槽处。
在上述的一种RJ45接口模块中,所述的主体上具有塑料零件体装配端,在塑料零件体装配端的两端内侧部限位子件,所述的塑料零件体的两侧具有与限位子件相卡配的限位母件,在塑料零件体的上方开设有方槽,所述的方槽卡配在塑料零件体装配端的内侧上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68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智能边缘计算管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矿山充填开采的膏体充填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