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6564.7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8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栄里子;樫下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JSR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19/56 | 分类号: | C09K19/56;C08G73/10;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取向 元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获得残像特性及耐光性优异且密封剂周边的显示不均少的液晶元件的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元件。一种液晶取向剂,含有具有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A]与具有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B],或者含有具有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与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C]。式(1)中,R1为氢原子、碳数1~20的烷基等。R2~R5为碳数1~6的烷基等。X1为单键、羰基、**‑(CH2)n‑O‑等。X2~X5为单键、羰基、**‑CH2‑CO‑等。“**”表示与式(1)中的哌啶环键结的键结键。式(2)中,R6为碳数4~16的一价烃基等。a为0~3的整数。“*”表示键结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元件。
背景技术
液晶元件具备具有使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在一定方向上取向的功能的液晶取向膜。通常,液晶取向膜是通过将使聚合物成分溶解于有机溶媒中而成的液晶取向剂涂布于基板表面,优选为进行加热而形成于基板上。
近年来,大画面且高精细的液晶电视成为主体,另外,智能手机或平板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等小型显示终端的普及推进,对液晶元件的高品质化的要求相较于之前提高。因此,之前为了改善液晶取向膜的功能、使液晶显示元件的各种特性优异,提出了各种液晶取向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技术公开了在液晶取向剂中含有具有受阻胺结构的成分或具有受阻酚结构的成分,由此改善液晶显示元件的特性。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液晶取向剂中含有侧链具有受阻胺结构或受阻酚结构的聚合物。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液晶取向剂中含有主链中具有受阻胺结构的聚合物。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液晶取向膜中含有具有受阻胺结构的成分或具有受阻酚结构的成分与聚合物的反应生成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440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4-1097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4-1573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液晶元件不仅如之前那样用于个人计算机等显示终端,而且用于例如液晶电视、汽车导航系统(car navigation system)、移动电话、智能手机、信息显示器、相位差膜、调光膜等与室内及室外无关的多种多样的用途。另外,随着使用用途的扩大,设想液晶元件在比之前更严酷的环境下使用。具体而言,液晶元件有时因长时间的连续驱动而长时间照射背光灯,或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另一方面,对液晶元件的高功能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即使在严酷的环境条件下也可维持元件功能。
另外,近年来以智能手机或平板PC为代表的触摸屏式的小型显示面板的开发得到发展。在触摸屏式的显示面板中,为了兼顾进一步增大触摸屏的可动面积与液晶面板的小型化,尝试实现窄边缘化。随着所述液晶面板的窄边缘化,由于经年等在密封剂周边有时会视认到由液晶取向膜引起的显示不均。为了实现液晶面板的高精细化、高寿命化,要求一种长期不易视认到所述密封剂周边的显示不均(耐边框不均(bezel mura)性高)的液晶元件。
进而,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若液晶取向膜中的残留电荷(残留直流(directcurrent,DC))大,则成为产生所谓的残像(也将其称为DC残像)的原因,即,在切换图像后残留之前显示的图像的影响。为了确保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要求尽可能不易生成残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SR株式会社,未经JSR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65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