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足机器人落脚位置控制系统与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16012.6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0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超;高志发;余张国;黄强;张润明;付镇源;高峻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张明明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落脚 位置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双足机器人落脚位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雷达或视觉传感器(1)、陀螺仪(3)、六维力传感器(6)以及工控机,激光雷达或视觉传感器(1)、陀螺仪(3)、六维力传感器(6)均与工控机进行信号传输;工控机中的模糊控制器以xsd、xen,ysd、yen,θsd、θpt分别作为输入量,进行模糊处理,得到在可落脚区域内摆动脚的具体落脚位置;其中:xsd、ysd为六维力传感器(6)获取的双足机器人支撑脚的实时位置,xen、yen为激光雷达或视觉传感器(1)获取的障碍物在机器人本体坐标系中的位置,θsd为陀螺仪(3)获取的双足机器人初始偏航角,θpt是利用当前路径节点和下一步相关联的路径节点组成的直线与世界坐标系x轴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足机器人落脚位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xpt、ypt为距离当前支撑脚位置最近的路径节点,xpt+1、ypt+1为当前摆动脚落脚后距离落脚位置最近的路径节点,xnext、ynext为可落脚范围内摆动脚的具体落脚位置,xi、yi为路径节点。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所述的双足机器人落脚位置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规划通行路径,根据双足机器人步长约束、运动能力、脚的尺寸与中心偏移,确定摆动脚的在通行路径上的可落脚区域,模糊处理确定机器人的具体落脚位置;
所述模糊处理包括模糊化、模糊规则推理以及去模糊化;
对xen、xsd模糊处理过程为:输入为xpt-xpt-1、xen,输出为Δxnext;
(1)模糊化
xpt-xpt-1模糊化为后退、小步前进、中等步前进、大步前进,对应的范围分别为:[-Dmin,0]、xen模糊化为很近、近、中等、远、很远,对应的范围分别为:[4Dmax,5Dmax];Δxnext模糊化为后退、短、中等、长,对应的范围分别为:[-Dmin,0]、其中:Dmax为摆动脚向前可移动最大距离,Dmin为摆动脚向后可移动最大距离;所有的输入都使用三角法作为隶属度函数,并且各自隶属度值为μx;
(2)模糊规则推理
如果xpt-xpt-1=后退,那么xnext=后退;
如果xpt-xpt-1=小步前进,且xen=很近;那么xnext=短;
如果xpt-xpt-1=小步前进,且xen=近;那么xnext=短;
如果xpt-xpt-1=小步前进,且xen=中等;那么xnext=中等;
如果xpt-xpt-1=小步前进,且xen=远;那么xnext=长;
如果xpt-xpt-1=小步前进,且xen=很远;那么xnext=长;
如果xpt-xpt-1=中等步前进,且xen=很近;那么xnext=短;
如果xpt-xpt-1=中等步前进,且xen=近;那么xnext=短;
如果xpt-xpt-1=中等步前进,且xen=中等;那么xnext=中等;
如果xpt-xpt-1=中等步前进,且xen=远;那么xnext=长;
如果xpt-xpt-1=中等步前进,且xen=很远;那么xnext=长;
如果xpt-xpt-1=大步前进,且xen=很近;那么xnext=短;
如果xpt-xpt-1=大步前进,且xen=近;那么xnext=短;
如果xpt-xpt-1=大步前进,且xen=中等;那么xnext=中等;
如果xpt-xpt-1=大步前进,且xen=远;那么xnext=中等;
如果xpt-xpt-1=大步前进,且xen=很远;那么xnext=长;
(3)利用重心法去模糊化
对yen、ysd模糊处理过程为:输入为ypt-ypt-1、yen,输出为Δynext;
(1)模糊化
ypt-ypt-1模糊化为向内、向外小摆、向外中摆、向外大摆,对应范围分别为:[Lmin,B]、yen模糊化为很近、近、中等、远、很远,对应的范围分别为:[Lmax,2Lmax]、[2Lmax,3Lmax]、[3Lmax,4Lmax];Δynext模糊化为向内、小、中等、大,对应的范围分别为:[Lmin,B]、其中Lmax为向外侧可移动最大距离,Lmin为向内侧可移动最大距离,B为双足机器人直立时两腿重心投影间距离;所有的输入都使用三角法作为隶属度函数,并且各自隶属度值为μy;
(2)模糊规则推理
如果ypt-ypt-1=向内,那么Δynext=向内;
如果ypt-ypt-1=向外小摆,且yen=很近;那么Δynext=小;
如果ypt-ypt-1=向外小摆,且yen=近;那么Δynext=小;
如果ypt-ypt-1=向外小摆,且yen=中等;那么Δynext=中等;
如果ypt-ypt-1=向外小摆,且yen=远;那么Δynext=大;
如果ypt-ypt-1=向外小摆,且yen=很远;那么Δynext=大;
如果ypt-ypt-1=向外中摆,且yen=很近;那么Δynext=小;
如果ypt-ypt-1=向外中摆,且yen=近;那么Δynext=小;
如果ypt-ypt-1=向外中摆,且yen=中等;那么Δynext=中等;
如果ypt-ypt-1=向外中摆,且yen=远;那么Δynext=大;
如果ypt-ypt-1=向外中摆,且yen=很远;那么Δynext=大;
如果ypt-ypt-1=向外大摆,且yen=很近;那么Δynext=小;
如果ypt-ypt-1=向外大摆,且yen=近;那么Δynext=小;
如果ypt-ypt-1=向外大摆,且yen=中等;那么Δynext=中等;
如果ypt-ypt-1=向外大摆,且yen=远;那么Δynext=大;
如果ypt-ypt-1=向外大摆,且yen=很远;那么Δynext=大;
(3)利用重心法去模糊化
对θsd、θpt模糊理过程为:输入为θsd、θpt,输出为Δθnext;
(1)模糊化
θsd模糊化为内偏、小幅度外偏、中等幅度外篇、大幅度外偏,对应的范围分别为:[-θmin,0]、θpt模糊化为负大方向、负小方向、中等、正小方向、正大方向,对应的范围分别为:Δθnext模糊化为内偏、小幅度外偏、中等幅度外篇、大幅度外偏,对应的范围分别为:[-θmin,0]、其中:θmin为摆动脚向内侧最大偏航角度,θmax为摆动脚向外侧最大偏航角;所有的输入都使用三角法作为隶属度函数,并且各自隶属度值为μθ;
(2)模糊规则推理
当支撑脚为左脚时:
如果θsd=内偏,且θpt=负大方向;那么Δθnext=大幅度外偏;
如果θsd=内偏,且θpt=负小方向;那么Δθnext=中等幅度外偏;
如果θsd=内偏,且θpt=中等;那么Δθnext=小幅度外偏;
如果θsd=内偏,且θpt=正小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内偏,且θpt=正大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小幅度外偏,且θpt=负大方向;那么Δθnext=大幅度外偏;
如果θsd=小幅度外偏,且θpt=负小方向;那么Δθnext=中等幅度外偏;
如果θsd=小幅度外偏,且θpt=中等;那么Δθnext=小幅度外偏;
如果θsd=小幅度外偏,且θpt=正小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小幅度外偏,且θpt=正大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中等幅度外偏,且θpt=负大方向;那么Δθnext=大幅度外偏;
如果θsd=中等幅度外偏,且θpt=负小方向;那么Δθnext=中等幅度外偏;
如果θsd=中等幅度外偏,且θpt=中等;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中等幅度外偏,且θpt=正小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中等幅度外偏,且θpt=正大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大幅度外偏,且θpt=负大方向;那么Δθnext=中等幅度外偏;
如果θsd=大幅度外偏,且θpt=负小方向;那么Δθnext=小幅度外偏;
如果θsd=大幅度外偏,且θpt=中等;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大幅度外偏,且θpt=正小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大幅度外偏,且θpt=正大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当支撑脚为右脚时:
如果θsd=内偏,且θpt=负大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内偏,且θpt=负小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内偏,且θpt=中等;那么Δθnext=小幅度外偏;
如果θsd=内偏,且θpt=正小方向;那么Δθnext=中等幅度外偏;
如果θsd=内偏,且θpt=正大方向;那么Δθnext=大幅度外偏;
如果θsd=小幅度外偏,且θpt=负大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小幅度外偏,且θpt=负小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小幅度外偏,且θpt=中等;那么Δθnext=小幅度外偏;
如果θsd=小幅度外偏,且θpt=正小方向;那么Δθnext=中等幅度外偏;
如果θsd=小幅度外偏,且θpt=正大方向;那么Δθnext=大幅度外偏;
如果θsd=中等幅度外偏,且θpt=负大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中等幅度外偏,且θpt=负小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中等幅度外偏,且θpt=中等;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中等幅度外偏,且θpt=正小方向;那么Δθnext=小幅度外偏;
如果θsd=中等幅度外偏,且θpt=正大方向;那么Δθnext=中等幅度内偏;
如果θsd=大幅度外偏,且θpt=负大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大幅度外偏,且θpt=负小方向;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大幅度外偏,且θpt=中等;那么Δθnext=内偏;
如果θsd=大幅度外偏,且θpt=正小方向;那么Δθnext=小幅度外偏;
如果θsd=大幅度外偏,且θpt=正大方向;那么Δθnext=中等幅度内偏;
(3)去模糊化
利用重心法去模糊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足机器人落脚位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机器人的具体落脚位置为(xnext,ynext,θnext),且xnext=xsd+Δxnext,ynext=ysd+Δynext,θnext=θsd+Δθnex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60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