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顶推装置及其提升低承台水平承载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4538.0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3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竺明星;龚维明;张志彤;戴国亮;王博臣;王正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27/16;E02D27/3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及其 提升 低承台 水平 承载 性能 方法 | ||
1.一种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顶推组件(10)、驱动装置和复位装置;所述两个顶推组件(10)分别设置于低承台(100)水平受力方向的两个侧壁面上,顶推组件(10)包括固定于所述侧壁面上的卡槽、插入设置于所述卡槽内的底座(2)、平行设置在所述底座(2)外侧的顶推部(1)、以及设置在底座(2)和顶推部(1)之间用于向外推动所述顶推部(1)的液压油缸(3),所述液压油缸(3)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加压驱动;所述复位装置连接所述底座(2)和所述顶推部(1),用以将所述顶推部(1)向对应的底座(2)方向拉回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U型导槽(101),两个所述U型导槽(101)分别设置于所述侧壁面的两个竖向边沿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和所述顶推部(1)均为钢质矩形结构,且底座(2)和顶推部(1)的平面尺寸均与所述侧壁面的边沿轮廓尺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顶推组件中,所述液压油缸(3)的数量根据所述顶推部(1)的平面面积确定;将所述顶推部(1)按液压油缸(3)的数量等尺寸均分成若干个矩形区域,每个液压油缸(3)对应安装在每个所述矩形区域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顶推组件中,所述液压油缸(3)的总加载能力为与所述顶推部(1)接触的地基土体水平极限承载力的两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低承台(100)上方的收线器(15)、自所述收线器(15)引出的钢丝绳(14)、设置在底座(2)上边沿的顶部定滑轮(13)、设置在底座(2)与顶推部(1)相对的表面的中心位置的中间定滑轮(12)、以及设置在顶推部(1)与底座(2)相对的表面上的扣环(11);所述钢丝绳(14)依次穿过所述顶部定滑轮(13)、中间定滑轮(12),并连接在所述扣环(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顶推部(1)上固定的扣环(11)的数量根据该顶推部(1)上设置的液压油缸(3)的数量确定,当液压油缸(3)为偶数个时,设置一个扣环(11);当液压油缸(3)为奇数个时,设置两个扣环(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扣环(11)的数量为一个时,该扣环(11)固定在顶推部(1)的与底座(2)相对的表面的中心点处;当所述扣环(11)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两个扣环(11)关于所述中心点对称分布。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顶推装置提升低承台水平承载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低承台水平受力方向的两个侧壁面尺寸,确定顶推部和底座的尺寸;
(2)根据顶推部的平面面积确定液压油缸的数量;
(3)根据地基土极限承载力和液压油缸数量确定液压油缸的加载能力;
(4)根据液压油缸数量确定扣环数量,并焊接在顶推部的指定位置,在底座中心位置和上边沿焊接配套定滑轮,随后钢丝绳进行穿线连接操作;将顶推部、底座和液压油缸进行组装;
(5)将U型导槽按要求提前预埋在低承台相应位置处形成卡槽,两个所述U型导槽开口相对,分别设置于所述侧壁面的两个竖向边沿处,将底座自上而下插入卡槽内,并下压至指定深度;
(6)通过驱动装置对液压油缸加压驱动,使得顶推部在水平方向压缩土体;当驱动装置的液压油泵压力陡降或达到液压油缸最大允许行程时,液压油泵停止工作并开始泄压;
(7)收线器工作,通过钢丝绳将顶推部往底座方向拉,然后将底座从卡槽内取出,连同顶推部、液压油缸一并取出;
(8)在低承台侧壁与地基土之间的空隙中浇筑碎石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升低承台水平承载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顶推部的平面面积除以5m2并向上取整,所得结果即为液压油缸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45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倾斜移动的搅拌器驱动系统及搅拌器系统
- 下一篇:食品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