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离子浓差极化效应的锂离子提取装置及其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4430.1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1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瑞;江佳飞;唐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26/12 | 分类号: | C22B26/12;C22B3/22;C25B1/14;C25B9/19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004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离子 极化 效应 锂离子 提取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离子浓差极化效应的锂离子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通道(2)、缓冲溶液腔(16)和阴离子选择性渗透膜(13),所述阴离子选择性渗透膜(13)设置于主通道(2)和缓冲溶液腔(16)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主通道(2)和缓冲溶液腔(16)内部连通;所述阴离子选择性渗透膜(13)具有导电性且只允许阴离子通过进入所述缓冲溶液腔(16)内,但不能通过阳离子和水;
所述的主通道(2)包括有设置于主通道(2)两侧的主通道入口(1)、主通道出口(12),以及设置于主通道(2)侧部的提取富锂溶液腔管(9),所述主通道(2)沿着溶液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纵向屏障块(4)和若干横向屏障块(5),所述的若干横向屏障块(5)在主通道(2)的一侧区域内均匀分布,所述的横向屏障块(5)将主通道(2)的内腔的对应部分分隔成供溶液流通的窄通道(6)、供溶液流通的宽通道(15),所述的提取富锂溶液腔管(9)的内端与主通道(2)在窄通道(6)的所在一侧连通;
所述主通道入口(1)处设置第一电极V1,其电势为Φ1,所述主通道出口(12)处设置第二电极V2,其电势为Φ2,并且Φ2Φ1,形成电场E1,且该Φ1和Φ2均小于所述缓冲溶液腔(16)处的电势Φ5;
所述主通道(2)与阴离子选择性渗透膜(13)的交界处设置第三电极V3,其电势为Φ3,所述缓冲溶液腔(16)与阴离子选择性渗透膜(13)的交界处(14)设置第四电极V4,其电势为Φ4,且Φ3=Φ4(Φ1+Φ2)/2,以实现跨越阴离子选择性渗透膜(13)的第二场强E2的方向是从缓冲溶液(17)指向主通道(2)内部的,使得阴离子可以穿越阴离子选择性渗透膜(13)进入缓冲溶液(17)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子浓差极化效应的锂离子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缓冲溶液腔(16)接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子浓差极化效应的锂离子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V1、第二电极V2、第三电极V3和第四电极V4均连接可调节电极电势的直流电源,通过改变Φ1、Φ2、Φ3和Φ4的大小来改变第一场强E1和第二场强E2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子浓差极化效应的锂离子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通道入口(1)处施加流体压力P1,在主通道出口(12)处施加流体压力P2,在提取富锂溶液腔管(9)的出口(8)处施加压强P0,通过调节P0,P1,P2的大小来控制通道内部的压强,调节流体在纵向屏障块(4)和均匀分布横向屏障块(5)处流动速度和锂离子富集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子浓差极化效应的锂离子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提取富锂溶液腔管(9)的出口(8)处施加压强P0,调节富锂溶液(7)的流动速度,以实现提高锂镁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子浓差极化效应的锂离子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纵向屏障块(4)和若干均匀分布的横向屏障块(5)的高度,来改变主通道(2)内宽通道(15)和窄通道(6)内局部的水流速度和电场强度,实现锂离子在提取富锂溶液腔管(9)的出口(8)处富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44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