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杆转子组及具有该螺杆转子组的氢循环泵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14380.7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0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炯焱;卢阳;周坤;王立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18/16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徐亚芬 |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转子 具有 循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杆转子组和氢循环泵,包括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的主动转子与所述的从动转子相互啮合;所述的从动转子型线包括直线A1B1,第一过渡圆弧B1C1,点啮合摆线C1D1,过渡曲线共轭线D1E1和第二过渡圆弧E1F1;所述的主动转子型线包括直线共轭包络线A2B2,第一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B2C2,点啮合摆线C2D2,过渡曲线D2E2和第二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E2F2;所述的从动转子型线和主动转子型线均为中心对称。该螺杆转子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通过优化连接齿根圆和节圆的曲线,能够增大转子面积利用系数,增加容积效率。使用具有该转子的双螺杆氢循环泵具有较好的气密性和容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设计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螺杆转子组及具有该螺杆转子组的氢循环泵。
背景技术
双螺杆氢循环泵是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无油回转机械,继承了双螺杆机械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稳定、机械振动噪声小,易维护等优点。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问题不断恶化,氢能源作为新能源已经被发展和普及,应用到飞机、火车以及汽车等工业领域。氢循环泵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部件,在螺杆机械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
螺杆转子组是双螺杆氢循环泵中的核心部件。螺杆转子组包括一对相互啮合且旋向相反的转子组,所述的转子组包括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的主动转子与电机相连,主动转子通过齿轮结构带动从动转子在气缸内转动,从而完成吸排气过程。转子型线是影响循环泵性能的主要因素。现有技术的螺杆转子组结构较复杂、加工较麻烦、成本较高,而且现有技术的螺杆转子的转子面积利用系数较低,使得的双螺杆氢循环泵的气密性和容积效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杆转子组,该螺杆转子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通过优化连接齿根圆和节圆的曲线,能够增大转子面积利用系数,增加容积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螺杆转子组,包括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的主动转子与所述的从动转子相互啮合;所述的从动转子型线包括直线A1B1,第一过渡圆弧B1C1,点啮合摆线C1D1,过渡曲线共轭线D1E1和第二过渡圆弧E1F1;所述的主动转子型线包括直线共轭包络线A2B2,第一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B2C2,点啮合摆线C2D2,过渡曲线D2E2和第二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E2F2;所述的从动转子型线和主动转子型线均为中心对称。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的螺杆转子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4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