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波输电系统的抗辐射能量发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4375.6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3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宁;洪雅楠;卢川;青先国;何正熙;刘鎏;吕鑫;宫大为;申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H01Q1/48;H01Q1/50;H01Q19/06;H04B1/03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微波 输电 系统 辐射 能量 发射器 | ||
1.一种用于微波输电系统的抗辐射能量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子屏蔽壳(1)、天线(2)、第一中子屏蔽层(3)、电磁透镜(4)、第二中子屏蔽层(5)和固定螺栓(6);所述天线(2)、第一中子屏蔽层(3)、电磁透镜(4)和第二中子屏蔽层(5)依次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并固定设置于中子屏蔽壳(1)内;所述第一中子屏蔽层(3)和第二中子屏蔽层(5)的材料采用聚乙烯加摩尔浓度为8%的硼;所述电磁透镜(4)为缺陷地结构,其内部包括渔网结构的金属片;且所述电磁透镜(4)可拆卸更换;所述天线(2)为同轴馈电的圆极化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波输电系统的抗辐射能量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2)、第一中子屏蔽层(3)、电磁透镜(4)和第二中子屏蔽层(5)的四角上均设置有与固定螺栓(6)匹配的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波输电系统的抗辐射能量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2)由介质板和蚀刻的金属片组成;所述天线(2)的高度为1.6mm;所述天线(2)宽度W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f为天线的频点,c为光速,εr为介质板的平均介电常数;
所述天线(2)长度L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λ为波长,Δλ为圆极化天线的简并膜大小;
所述介质板边长C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W为天线宽度,λ为波长,f(x)为余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波输电系统的抗辐射能量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子屏蔽层(3)和第二中子屏蔽层(5)的材料采用聚乙烯加摩尔浓度为8%的硼;所述第一中子屏蔽层(3)和第二中子屏蔽层(5)可拆卸;所述第一中子屏蔽层(3)和第二中子屏蔽层(5)的中子通量率Φ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A为中子源强度,B的取值为1,r为中子源到屏蔽层的距离,x为屏蔽层厚度,d为聚乙烯加摩尔浓度为8%的硼标准半值层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波输电系统的抗辐射能量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透镜(4)为缺陷地结构,其内部包括渔网结构的金属片;且所述电磁透镜(4)可拆卸更换;所述电磁透镜(4)的大小为64mm×64mm×1.6mm;所述金属片的厚度为0.035mm;所述金属片的结构臂长分别为10.4mm、3.9mm和4.4mm;所述缺陷地结构的缺陷值为+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波输电系统的抗辐射能量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辐射能量发射器具有单模块工作模式和多模块工作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微波输电系统的抗辐射能量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模块工作模式的抗辐射能量发射器通过SMA接头与多分支功分器连接形成多模块工作模式的抗辐射能量发射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43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