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NN和RFC的集成学习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14228.9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5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桥;陈金勇;高峰;柴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V10/44;G06V10/764;G06V10/8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nn rfc 集成 学习 极化 sar 图像 分类 方法 | ||
1.一种基于CNN和RFC的集成学习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滤波后的极化SAR图像,获取极化相干矩阵T和Cloude分解特征;
步骤2,将步骤1获取的极化相干矩阵T和Cloude分解特征设置为每个像素点的原始特征,记作F1,其维度为15,并将其每个元素归一化到[0,1];
步骤3,从极化SAR图像的有标记样本中随机选取1%作为训练样本,记作TrainPixel;
步骤4,使用步骤3得到的训练样本训练RFC模型,待模型训练完成后,对整幅极化SAR图像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记作ResultRFC;所述的RFC模型表示为:
h(x,θk),k=1,2,…,n 4
其中,n为正整数,x代表输入数据,k代表第k棵决策树,θk代表第k棵决策树的参数向量,每棵决策树都会对x的进行分类,并且每棵决策树都会对x的最终分类结果投出平等一票,x的最终类别为得票数最多的类别;
步骤5,对于CNN模型,从极化SAR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取21×21的邻域块,将邻域块中所有像素点的特征都设置为此像素点的输入特征,记作F2,其维度为21×21×15;
步骤6,基于步骤3获取的TrainPixel,将步骤5获取的F2中对应于TrainPixel中的像素点的邻域块作为CNN模型的训练样本,训练CNN模型,待模型训练完成后,对整幅极化SAR图像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记作ResultCNN;
步骤7,根据步骤6得到的ResultCNN,通过信息熵的方式得到整幅极化SAR图像的类别边界区域,记作Boundary,对于剩余区域记作Non-Boundary;
步骤8,对于步骤7得到的极化SAR图像的Boundary区域,使用步骤4得到的ResultRFC的分类结果,对于步骤7得到的极化SAR图像的Non-Boundary区域,使用步骤6得到的ResultCNN的分类结果,并将最终极化SAR图像的分类结果记作Resul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NN和RFC的集成学习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a)提取每个像素点的极化相干矩阵T,以3×3矩阵形式表示为
1b)提取1a)中得到的T矩阵的对角元素T11,T22,T33,并提取1a)中得到矩阵的T12,T13,T23的实部与虚部,记作[T11,T22,T33,Re(T12),Re(T13),Re(T23),Im(T12),Im(T13),Im(T23)],其中Re(Tij)和Im(Tij)分别代表Tij的实部与虚部;
1c)根据特征分解模型,1a)中得到的T矩阵分解为:
其中,与λi(i=1,2,3)分别表示T矩阵的特征向量矩阵与特征值;
1d)根据Cloude分解模型,基于公式2得到的T矩阵的特征向量矩阵与特征值,熵H、平均散射角α和各向异性参数A分别表示为:
其中,代表特征向量的首个元素,提取Cloude分解特征,记作[H,A,α,λ1,λ2,λ3];
1e)将1b)与1d)得到的特征合到一起,记作[T11,T22,T33,Re(T12),Re(T13),Re(T23),Im(T12),Im(T13),Im(T23),H,A,α,λ1,λ2,λ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42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