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鼻供氧二氧化碳监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14117.8 | 申请日: | 2020-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0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生;张转;李广;马蓉蓉;周炜;田顺平;谭潮;张荦;袁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氧 二氧化碳 监测 装置 | ||
经鼻供氧二氧化碳监测装置是利用鼻导管给患者供氧的同时,监测呼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组合装置,由氧气流量计、二氧化碳检测仪、鼻导管组成。经鼻供氧二氧化碳监测装置实时显示、监测给患者的给氧量及二氧化碳浓度(或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当二氧化碳浓度(或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高于定值时进行报警。鼻导管由氧气输入管与呼气管组成。氧气输入管插头、插孔与呼气管的插头、插孔采用不同的直径和颜色,防止操作时出现差错。经鼻供氧二氧化碳监测装置的使用:氧气连接头用氧气管与氧气气源连通,给经鼻供氧二氧化碳监测装置提供高压氧气,经过氧气减压器进行减压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经鼻供氧二氧化碳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非全身麻醉如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状态下,常规给病人行鼻导管吸氧,监测脉搏氧饱和度(SPO2),但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监测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在非全身麻醉状态下,病人的呼吸功能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如:椎管内麻醉后,阻滞平面对呼吸功能可产生明显的影响,平面愈高,影响愈大,当阻滞达胸4平面时,膈神经和肋间神经可受累,通气量不足;神经阻滞麻醉时,常使用镇静镇痛药物辅助,以使病人术中舒适,但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也可对呼吸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呼吸功能的抑制可引起体内二氧化碳蓄积、氧合降低,表现为PETCO2升高、SPO2降低。当通气不足时,PETCO2的变化能立即反映出来,但因体内有氧储备,所以SPO2的变化需5-8min后才能反映出来。如果仅凭SPO2的变化来决定处理时机,往往会延误病情,引起不良后果。因此,对术中呼吸功能的监测,PETCO2比SPO2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PETCO2被认为是除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外的第六个基本生命体征。监测PETCO2可及时识别突发事件,避免耽误抢救时机。研究发现,联用PETCO2监测和SPO2能使可预防性麻醉事故的发生率降低93%。持续监测PETCO2能使10%的术中问题得到早期诊断和处理。可以说一个小小的二氧化碳的波形代表的意义却非常重要,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一环。
氧气流量计主要有机械式调节和电子式调节,机械式调节常用于单独使用,如临床中常见的在病床上使用的氧气流量表;电子式调节常用于仪器中,如呼吸机和麻醉机。
二氧化碳检测有多种方法,如化学法、电化学法、红外线法。红外线法二氧化碳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可直接读浓度、寿命长、预热时间短及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
PETCO2是在检测到二氧化碳浓度后利用处理器计算而得出的数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临床需要,根据临床上使用现状,设计一种在经鼻吸氧的同时进行监测PETCO2的仪器。经鼻供氧二氧化碳监测装置是利用鼻导管给患者供氧的同时,监测患者呼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组合装置。经鼻供氧二氧化碳监测装置由三个部分组成:氧气流量计、二氧化碳检测仪、鼻导管。
氧气流量计包括氧气减压器、流量调节单元、流量控制显示单元。
二氧化碳检测仪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检测单元、PETCO2显示及报警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41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