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在线修整的剖槽电极微细放电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2428.0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5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文;邹治湘;戴江权;陈金濠;欧阳里赓;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1/04 | 分类号: | B23H1/04;B23H1/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成伟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修整 电极 微细 放电 加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可在线修整的剖槽电极微细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槽(1),所述加工槽(1)内侧设有工件支撑座(2),所述加工槽(1)一侧设有工作液系统(3),所述工作液系统(3)包括工作槽(31)、第一过滤器(32)、第一高压泵(33)和喷嘴(34),所述工作槽(31)内设有浸入工作液(35)的导液管A,所述导液管A一端与第一过滤器(32)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32)的出液口通过导液管B与第一高压泵(33)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一高压泵(33)的出液口通过导液管C与喷嘴(34)的进液口连接;喷嘴(34)将工作液(35)喷至加工区域;所述加工槽(1)的出液口连接有导液管D,所述导液管D一端伸入工作槽(31)内;所述工作液系统(3)一侧设有冷却液系统(4),所述冷却液系统(4)包括冷却槽(41)、第二过滤器(42)和第二高压泵(43),所述冷却槽(41)内设有浸入冷却液(44)的导液管E,所述导液管E一端与第二过滤器(42)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42)的出液口通过导液管F与第二高压泵(43)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冷却液系统(4)一侧设有传动系统(5),所述传动系统(5)包括伺服电机(51)、电机主轴(52)和高速轴承(53),所述电机主轴(52)设于伺服电机(51)输出端,所述高速轴承(53)设于电机主轴(52)的外侧;所述电机主轴(52)中部设有通孔,导液管G一端与所述通孔连接,另一端伸入冷却槽(41)的冷却液(44)中,导液管H一端与所述通孔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高压泵(43)的出液口连接;所述高速轴承(53)上设有引电螺钉(6);所述电机主轴(52)上固设有夹头(7),所述夹头(7)一侧设有工具电极(8),所述电机主轴(52)通过夹头(7)与工具电极(8)的一端连接,所述工具电极(8)底部开设有凹槽(9),在工具电极(8)的高速转动过程中,加工间隙中的颗粒增强相碎屑(14)通过工具电极(8)的凹槽(9)排出加工区域,所述工具电极(8)一侧设有用于修整工具电极(8)的线电极(10),所述线电极(10)通过导线与脉冲电源(13)电连接;通过线电极(10)对工具电极(8)进行修整,以达到工具电极(8)所需的直径,工具电极(8)修整后,其凹槽(9)特征并不会消失,凹槽(9)宽度也将保持不变,依旧会起到对加工区域供液和排屑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在线修整的剖槽电极微细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支撑座(2)与工件(12)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在线修整的剖槽电极微细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支撑座(2)由易导电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工件(12)为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在线修整的剖槽电极微细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源(13)的正极通过导线与工件(12)电连接,脉冲电源(13)的负极通过导线与引电螺钉(6)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在线修整的剖槽电极微细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11),所述控制系统(11)通过导线与引电螺钉(6)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11)通过导线与工件支撑座(2)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11)通过信号线与传动系统(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在线修整的剖槽电极微细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工件(12)放置在工件支撑座(2)上;
S2:通过线电极(10)将工具电极(8)修整到所需的直径;
S3:通过第一高压泵(33)使工作槽(31)内的工作液(35)通过导液管A进入第一过滤器(32),第一过滤器(32)对导液管A的工作液(35)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工作液(35)在第一高压泵(33)的作用下通过导液管B,再由导液管C将过滤后的工作液(35)输送至喷嘴(34),喷嘴(34)将工作液(35)喷至加工区域,喷嘴(34)喷出的工作液(35)冲刷加工间隙中的颗粒增强相碎屑(14),颗粒增强相碎屑(14)通过工具电极(8)的凹槽(9)排出加工区域;
S4:加工槽(1)内的工作液(35)通过导液管D进入工作槽(31);
S5:通过第二高压泵(43)使冷却槽(41)内的冷却液(44)通过导液管E进入第二过滤器(42),第二过滤器(42)对导液管E的冷却液(44)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冷却液(44)在第二高压泵(43)的作用下通过导液管F和导液管H进入电机主轴(52)的通孔,对电机主轴(52)进行冷却;
S6:电机主轴(52)中使用后的冷却液(44)由导液管G输送至冷却槽(4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24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