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型锚链末端卸扣用钢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2278.3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梁佰战;郑力宁;肖波;石可伟;王子健;唐宁;刘影;雷鸣;赵刚;王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利淮钢铁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38 | 分类号: | C22C38/38;C22C38/22;C22C38/02;C22C38/06;C22C38/2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链 末端 卸扣用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型锚链末端卸扣用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0.30~0.34%的C、0.20~0.35%的Si、1.70~1.80%的Mn、0.45~0.55%的Cr、0.050~0.065%的Mo、0.020~0.035%的Al、0~0.015%的P、0~0.008%的S、0.010~0.020%的Ti、0~0.0020%的O、0~0.0002%的H、0~0.0070%的N,余量为Fe。本发明的D型锚链末端卸扣用钢具有更高的强度、韧性以及耐腐蚀性,使其应用范围更广,不仅适用于普通规格的D型末端卸扣,也能满足大规格的D型锚链末端卸扣;本发明钢种对于工艺的适应性较强,在常规钢铁企业的工艺流程(转炉或电炉+炉外精炼+连铸+轧制)中都可以生产,而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材的制备技术领域,涉及合金钢,具体涉及一种D型锚链末端卸扣用钢。
背景技术
锚链卸扣是船用锚链或者海上平台上系泊结构件,根据卸扣的形状,可以将其分为D型、O型、Q型等,其中D型末端卸扣广泛使用于海洋结构物。D型锚链末端卸扣主要连接锚卸扣和锚链,还可以将缆绳、链条连于加班眼环等装置上,D型锚链末端卸扣与锚链一样是保证船舰和海洋工程在恶劣环境下能够安全存在的生命扣。随着船舰大型化、海洋工程大型化和深海化以及受到复杂海洋环境和突发因素的影响,使得D型末端卸扣规格越来越大,但现有D型末端卸扣的性能并不能满足大型舰船和大型海洋工程的要求,同时使用环境复杂化和突发因素的不确定性,要求D型锚链末端卸扣要求有更高的强度和低温韧性,即D型锚链卸扣需要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低温冲击功。
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内外关于锚链卸扣的专利基本都为一些加工或形状设计者方面的实用新型专利,例如:中国专利CN101927373A公开了锚链肯特卸扣的加工工艺,该专利主要介绍肯特卸扣的加工工艺方面的一些优势和特点;中国专利CN202686637U公开了一种加固型锚链末端卸扣、中国专利CN202429328U公开了一种肯特锚卸扣、中国专利CN209008818U公开了一种C型卸扣、国外申请人专利CN109073044A公开了肯特卸扣,这些专利主要介绍了相关卸扣在设计方面的一些创新和优势;中国CN105839014A公开了一种起重机械卸扣用钢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钢的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20~0.22%、Si0.20~0.30%、Mn0 .60~0 .70%、Cr0.80~0.90%、P≤0.018%、S≤0.010%、Ni≤0.10%、Cu≤0.10%、Mo≤0.10%、Al0.028~0.040%、Sn≤0.003%,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微量杂质,其中Ni+Cu+Mo ≤0.18%,本发明所得钢的屈服强度≥630MPa,抗拉强度≥880MPa,延伸率11.5-14%,Z向断面收缩率43-49%,U型缺口冲击功≥78J。该专利的钢种主要用于起重机行业,该发明专利仅仅为Ф30mm规格钢材,并未提及大规格钢材力学性能,同时该钢种的力学性能并不能达到锚链卸扣的要求(抗拉强度≥690Mpa、屈服强度≥410Mpa、延伸率≥17%和断面收缩率≥40%,0℃ V型冲击功≥60J)。鉴于国内外没有专门的D型末端卸扣用钢的标准和专利等,而现有的D型末端都采用的锚链钢锻制,对于小规格D型末端卸扣来说,这种锚链钢的性能可以满足,但是大规格D型末端卸扣要求更高的焊接性能以及力学性能,上述锚链钢无法满足大规格D型末端卸扣的性能要求,因此开发一种专门的、更强度、更好韧性的D型末端卸扣用钢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型锚链末端卸扣用钢,其具有更高的强度、韧性以及耐腐蚀性,使其应用范围更广,不仅适用于普通规格的D型末端卸扣,也能满足大规格的D型锚链末端卸扣;本发明钢种对于工艺的适应性较强,在常规钢铁企业的工艺流程(转炉或电炉+炉外精炼+连铸+轧制)中都可以生产,而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利淮钢铁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利淮钢铁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22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