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联式的水冷式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2176.1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9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邹瑞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式 水冷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充电桩水冷却技术领域的一种串联式的水冷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和冷却背箱,充电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后部设置有水槽箱,冷却背箱的内腔内壁横向插接有若干组金属导热板,冷却背箱与水槽箱之间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的内腔滑动配合有升降筒,升降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筒底座,升降筒底座的内腔开设有通孔,升降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升降筒的外壁开设有若干组喷水孔,冷却背箱的底部开设有底槽,底槽与出水管连通,出水管中部设置有扩张腔,本装置实现对充电桩的散热,同时可以控制多组充电桩,实现远程控制,同时通过水冷的方式散热,冷却效果好,不受大气温度的影响,同时不易发生漏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水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串联式的水冷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其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作为传统动力汽车的最佳替代产品之一的电动汽车,发展速度尤为迅速。
目前,充电桩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特别是夏季,热量不能及时排出,常规的散热方式不能适配高温的天气状态下的散热状况,影响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串联式的水冷式充电桩,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联式的水冷式充电桩,通过水路管道将各个充电桩串联起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充电桩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特别是夏季,热量不能及时排出,常规的散热方式不能适配高温的天气状态下的散热状况,影响充电桩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串联式的水冷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和冷却背箱,所述充电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后部设置有水槽箱,所述冷却背箱的内腔内壁横向插接有若干组金属导热板,所述冷却背箱与水槽箱之间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内腔滑动配合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筒底座,所述升降筒底座的内腔开设有通孔,所述升降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升降筒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喷水孔,所述冷却背箱的底部开设有底槽,所述底槽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中部设置有扩张腔,所述扩张腔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阀环,所述阀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阀球,所述阀球与扩张腔的顶部配合。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的侧壁设置有直流电充电口。
优选的,所述水槽箱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水管连接口。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内腔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升降筒底座之间固定安装有一号弹簧。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柱,所述顶柱的外壁安装有实心柱。
优选的,所述顶柱的外壁均匀设置有螺纹,所述顶柱的外壁与实心柱螺纹配合。
优选的,所述喷水孔至少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水管连接口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各组所述水槽箱通过外接水管与水管连接口的螺纹配合实现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2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