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带电更换耐张绝缘子串的更换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2132.9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3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罗培焱;陈松阳;梁兴平;汤纪平;修凤道;吕方亮;刘庆梁;曾旺;罗忠礼;林文洪;成广生;刘志杰;余兆林;罗仁及;朱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龙岩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张迪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带电 更换 绝缘子 器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带电更换耐张绝缘子串的更换器具,包括:卡具,包括前卡件、后卡件和连接在所述前卡件和后卡件之间的两延伸杆,所述前卡件和后卡件分别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耐张绝缘子串的前固定端和后固定端,所述前卡件还设置有供穿件;托瓶架,用于承托所述耐张绝缘子串,所述托瓶架的一端与所述后卡件铰接,其另一端可受控伸入或伸出所述供穿件中;当所述耐张绝缘子串与前固定端解除连接时,所述托瓶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供穿件,所述托瓶架承托所述耐张绝缘子串并可受控相对所述后卡件枢转。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带电更换耐张绝缘子串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线路用工具的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带电更换耐张绝缘子串的器具。
背景技术
“V”字耐张绝缘子串是紧凑型线路铁塔(如2202DZMV型、220ZM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可以有效限制导线的摆动幅度,凑而减小塔头尺寸及走廊动、静态宽度,由于三相导线距离较近,线路自然输送功率及电磁环境优于普通线路。但是“V”字耐张绝缘子串出现雷击、自爆等缺陷时,带电检修的难度和危险性都很高,所以全国各地均采用停电作业的方式进行检修,而且在传统更换方法中,采用的是两把操作钩完全将耐张绝缘子串下半部分钩起,容易脱钩而出现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带电更换耐张绝缘子串的更换器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带电更换耐张绝缘子串的更换器具,包括:
卡具,包括前卡件、后卡件和连接在所述前卡件和后卡件之间的两延伸杆,所述前卡件和后卡件分别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耐张绝缘子串的前固定端和后固定端,所述前卡件还设置有供穿件;
托瓶架,用于承托所述耐张绝缘子串,所述托瓶架的一端与所述后卡件铰接,其另一端可受控伸入或伸出所述供穿件中;
当所述耐张绝缘子串与前固定端解除连接时,所述托瓶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供穿件,所述托瓶架承托所述耐张绝缘子串并可受控相对所述后卡件枢转。
优选的,所述托瓶架包括第一托架、第二托架和操控杆,所述第一托架与所述后卡件铰接,所述操控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托架并带动所述第二托架滑动伸缩在所述第一托架上。
优选的,所述操控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托架上并毗邻所述后卡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托架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第一托架还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通槽,所述操控杆穿过所述限位通槽后与所述第二托架的末端固接,所述操控杆受控滑动在所述限位通槽内并带动所述第二托架滑动在所述滑动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托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杆体和连接在两第一杆体之间的承托杆,所述第一托架包括两所述滑动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上,所述第二托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滑动在所述滑动槽内。
优选的,所述供穿件包括两个设置在所述前卡件上的吊环,所述第二杆体伸入或伸出所述吊环。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杆体远离所述后卡件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供拉环。
优选的,所述延伸杆在远离所述后卡件的一端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该定位孔沿着所述延伸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前卡件定位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中。
优选的,所述延伸杆与所述后卡件通过丝杆连接,所述丝杆还包括丝杆操作杆,其用于调节所述前卡件和后卡件的相对距离并夹抵所述前固定端和后固定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使用伸缩式托瓶架可以通过调节托瓶架长度而使托瓶架适应不同的安装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更换器具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更换器具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龙岩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龙岩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2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