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嵌段硅油的有机硅季铵盐织物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11980.8 | 申请日: | 2020-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6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念红;狄锐楠;华明清;李富民;杨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6M15/647 | 分类号: | D06M15/647;C08G77/46;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硅油 有机硅 铵盐 织物 整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类基于嵌段硅油的有机硅季铵盐织物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在三元嵌段共聚硅油中加入的环氧氯丙烷进行加热反应,反应后制得含氯代烃支链的嵌段硅油中间体;而后再加入三乙胺或三乙醇胺,继续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制得基于嵌段硅油的有机硅季铵盐织物整理剂。本整理剂柔软性好,稳定性高,对白度和亲水性影响较小,拥有的季铵盐结构还有具备较好的抗菌能力;而且,在赋予织物优异抗菌性能的同时,还可以赋予织物柔软、滑爽和弹性等其他的良好效果,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类基于嵌段硅油的有机硅季铵盐织物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服装的舒适、保健功能日趋重视。服装及织物上存在着大量的各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虽然大多数是非致病性的,但它们的繁殖能使人体皮肤受到异常的刺激。人体皮肤的汗液、皮脂及表皮的落屑给细菌繁殖以适宜的条件;在细菌的作用下,易分解产生臭气,形成霉菌,诱发皮肤病和传染病。因此,纺织品的抗菌防臭加工技术和抗菌防臭整理剂的开发日益盛行(周建华,于涛.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柔软整理剂的合成.有机硅材料,2006,20(5):238-242)。
有机硅季铵盐织物整理剂将季铵盐与聚硅氧烷完美结合,将具有杀菌性能的阳离子基团以化学键结合在纤维表面,吸引带负电荷的细菌、真菌和酵母菌等,使它们发生接触性死亡从而起到杀菌、抑菌作用。这种抗菌整理剂属于非溶出型的,与纤维结合牢固、持久且抗菌效果明显,对人体安全可靠(赵洁,安秋凤,李献起,等.有机硅在抗菌整理剂中的应用.化学进展,2014,26(2):310-319)。然而,现有的有机硅季铵盐织物整理剂也具有合成困难,性能单一等不足。因此,亟需研究一种简单的方法制备一种织物整理剂,能够在具备抗菌性能的同时,还可以赋予织物柔软、滑爽和弹性等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基于嵌段硅油的有机硅季铵盐织物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类基于嵌段硅油的有机硅季铵盐织物整理剂,所述有机硅季铵盐织物整理剂的结构式为:
式中R=-H或-OH
n,m=50~100;a,b=5~15;
本发明还提供一类基于嵌段硅油的有机硅季铵盐织物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图一锅两步反应:
式中R=-H或-OH
n,m=50~100;a,b=5~15
在三元嵌段共聚硅油中加入一定量的环氧氯丙烷,进行第一次加热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制得含氯代烃支链的嵌段硅油中间体;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三乙胺或三乙醇胺,进行第二次加热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制得基于嵌段硅油的有机硅季铵盐织物整理剂。
所述三元嵌段共聚硅油的分子量为6000~20000。
所述三元嵌段共聚硅油、环氧氯丙烷与三乙胺的质量比为100:1~3:1~3。
所述三元嵌段共聚硅油、环氧氯丙烷与三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00:1~3:1.5~4.5。
所述第一次加热反应的温度为80~110℃,反应的时间为0.5-3h。
所述第二次加热反应的温度为90~120℃,反应的时间为1-4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19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