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顶结构、制造方法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1819.0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1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肖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B62D25/02;B62D25/00;B62D6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国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顶 结构 制造 方法 车辆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顶结构、制造方法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包括顶盖、上围盖板和上车体总成,所述上围盖板的上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将上围盖板分成两部分,凹槽的一侧为上围盖板主体,凹槽的另一侧为上围盖板突出部;所述顶盖的前边沿向下弯折并延伸到凹槽中,且所述顶盖底面靠近前边沿的位置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上车体总成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外表面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下表面和端面以及上围盖板的底面紧密贴合;本公开通过改变车顶的造型结构,并结合上下双层的粘接以及高低差度的方式保证了防漏水功能,从本质上解决了漏水问题,同时还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顶结构、制造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传统的汽车顶盖与侧围的连接方式是先通过电焊焊接在一块,然后涂上电焊密封胶,最后留有较大的缝隙。为了解决漏水问题还要贴上密封条来进行密封。然后通过膨胀胶把电焊留下的间隙进行填充,进而算完成进一步的防水。
本公开发明人发现,这种传统的车顶结构,随着车辆使用时间的延长,顶盖容易出现松动,车厢内部会出现轰鸣声;同时当车辆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时,随着车身的两侧出现扭转,顶盖容易产生异响,导致顶盖强度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顶结构、制造方法及车辆,通过改变车顶的造型结构,结合上下双层的粘接以及高低差度的方式保证了防漏水功能,从本质上解决了漏水问题,同时还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顶结构。
一种车顶结构,包括顶盖、上围盖板和上车体总成,所述上围盖板的上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将上围盖板分成两部分,凹槽的一侧为上围盖板主体,凹槽的另一侧为上围盖板突出部;
所述顶盖的前边沿向下弯折并延伸到凹槽中,且所述顶盖底面靠近前边沿的位置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所述上车体总成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外表面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下表面和端面以及上围盖板的底面紧密贴合。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车顶结构的制造方法,首先安装上车体总成,然后将通过打胶,将上围盖板与第一突出部固定粘接,最后再通过打胶将顶盖固定在上围盖板的上侧。
本公开第三方面一种车辆,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车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
1、本公开所述的车顶结构、方法及车辆,通过改变车顶的造型结构,结合上下双层的粘接以及高低差度的方式保证了防漏水功能,从本质上解决了漏水问题,同时还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公开所述的车顶结构、方法及车辆,安装完上车体总成后先安装上围盖板然后再安装顶盖,通过两次打胶,把顶盖固定在上围盖板上边,如果下雨,雨水会囤积在顶盖与上围盖板的凹槽中,而且由于凹槽所处位置较低,雨水堆满凹槽后就会从上侧流淌出,不会发生倒灌情况。
3、本公开所述的车顶结构、方法及车辆,即使雨水从凹槽倒灌,它只会经过两处胶层然后从上车体总成的外侧流淌下,而不会从驾驶室顶部流淌进驾驶室,避免了雨水渗漏问题。
4、本公开所述的车顶结构、方法及车辆,采用粘接方式一次涂胶直接安装到位,安装方便,省时省力,通过新设计的翻边方式,与传统结构相比,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1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