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区桥梁水幕泥石流防撞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11547.4 | 申请日: | 2020-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凯;王圣娟;胡卸文;赵松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学院;陈洪凯;王圣娟;胡卸文;赵松江 |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2;E01F7/04;B05B17/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 地址: | 27716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区 桥梁 水幕 泥石流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桥梁水幕泥石流防撞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能够使泥石流运动方向偏转,避免泥石流对桥梁墩台的直接冲击破坏,确保桥梁墩台结构安全。包括桥梁墩台,桥梁墩台的上游侧立设有防撞墩,防撞墩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桥梁平行,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背向桥梁,防撞墩的顶角棱边上以及两侧面上均设有水幕喷头。泥石流爆发后,泥位逐渐提高至水幕启动泥位,泥位传感器将泥位信息传递到智能启停装置,智能启停装置自动开启,在各水幕喷头处形成水幕;水幕形成后,对到来的泥石流体施加反向荷载,迫使泥石流流向两侧发生偏转,并从桥梁墩台之间通过桥梁,使桥梁墩台不被泥石流冲击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泥石流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山区桥梁水幕泥石流防撞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泥石流是桥梁水毁的主要致灾因子,在桥梁墩台前部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撞墩是预防桥梁泥石流灾害的主要技术措施,但由于钢筋混凝土防撞墩属于刚性结构,在泥石流体中固相大块石冲击作用下易于损毁,如图1所示。
现有一种泥石流沟道桥梁桥墩防护装置及设计方法,为申请人另一种设计,申请号为201810134876.3。但是这种防护会产生刚性碰撞,防护设施容易被损坏,且防护不完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山区桥梁水幕泥石流防撞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能够使泥石流运动方向偏转,避免泥石流对桥梁墩台的直接冲击破坏,确保桥梁墩台结构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山区桥梁水幕泥石流防撞装置,包括桥梁墩台,所述桥梁墩台的上游侧立设有防撞墩,所述防撞墩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桥梁平行,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背向桥梁,防撞墩的顶角棱边上以及两侧面上均设有水幕喷头。
优选地,还包括泥石流沟,所述泥石流沟位于桥梁墩台的上游侧,所述防撞墩设于桥梁墩台、泥石流沟之间。
优选地,所述泥石流沟内设有泥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泥石流沟内的泥位是否到达水幕启动泥位;所述水幕喷头通过注水管道与储水箱连接,所述注水管道上设有智能启停装置,所述泥位传感器与智能启停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水幕喷头的启动水压力为200~250kPa,产生的水幕荷载为 20~25kPa。
优选地,所述水幕喷头包括圆锥台,所述圆锥台具有圆锥形水幕形成空间,圆锥台的锥底朝外,锥底设置网状罩面,网状罩面的中部开口,圆锥台的锥顶设置水喷头,水喷头的直径与网状罩面的中部开口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防撞墩的顶角为30°,所述防撞墩的顶角棱边上的水幕喷头朝向泥石流来向,防撞墩两侧面上的水幕喷头与防撞墩的顶角棱边上的水幕喷头形成60°夹角。
优选地,所述防撞墩两侧面上的水幕喷头呈矩形阵列分布。
一种山区桥梁水幕泥石流防撞方法,泥石流爆发后,泥石流沟内的泥位逐渐提高,直至到达水幕启动泥位,泥位传感器将泥位信息传递到智能启停装置,智能启停装置自动开启,在各水幕喷头处形成水幕;水幕形成后,对到来的泥石流体施加反向荷载,高速水幕荷载为均布荷载,给运动中的泥石流体施加侧向高速水流,迫使泥石流流向两侧发生偏转,并从桥梁墩台之间通过桥梁,使桥梁墩台不被泥石流冲击破坏。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桥梁墩台面对泥石流冲击方向,设置能及时产生高速水幕的防撞墩,调控泥石流运动方向,避免泥石流对桥梁墩台的直接冲击破坏,确保桥梁墩台结构安全。
本专利不发生刚性碰撞阻挡泥石流,而是以柔克刚式调控泥石流流向实现对桥梁墩台的保护,不易损坏,且防护完全,防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泥石流对桥梁墩台的冲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学院;陈洪凯;王圣娟;胡卸文;赵松江,未经枣庄学院;陈洪凯;王圣娟;胡卸文;赵松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15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