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材在线干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10900.7 | 申请日: | 2020-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9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孙茂杰;孙敬忠;魏云吉;王志国;朱昱;王广来;夏凯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15/12 | 分类号: | F26B15/12;F26B21/00;F26B25/00;B65G13/06;B65G39/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 地址: | 211505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干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材在线干燥装置,包括辊轮机构、导杆、可调底座、聚风锥筒、第一风管、支架,聚风锥筒包括竖向设置的侧壁和横向设置的锥状外壁,侧壁密封盖设在锥状外壁的扩口端,锥状外壁窄口端开设有第一风口,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风口,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等高设置,且两者的直径均大于棒材的直径,第一风管一端从侧壁接入聚风锥筒、另一端连接外部风源,支架一端套设在锥状外壁上、另一端固连可调底座,可调底座安装在导杆上。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棒材输送过程中进行在线干燥,避免磁悬液吸附在棒材表面。同时,通过设置双重送风结构、棒材旋转结构等方式,提高了干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尤其是一种棒材在线干燥装置,属于冶金制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冶金制造领域,圆钢特钢棒材生产时,通常采用磁粉探伤设备发现棒材的表面缺陷(如裂纹、麻点等)。具体的,探伤时,磁悬液浇注到棒材表面后,吸附形成聚集磁痕,从而显示出缺陷的存在,之后在人工标记缺陷位置,完成探伤过程。
然而,现有技术中,在完成探伤后,如被探伤钢材表面吸附的磁悬液仅依靠自由滴落和常规自然挥发,则会导致钢材表面潮湿,容易锈蚀,同时磁悬液也会腐蚀缺陷标记,对后续工序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棒材在线干燥装置,对探伤后的棒材进行干燥处理,避免磁悬液腐蚀缺陷标记。
技术方案:一种棒材在线干燥装置,包括辊轮机构、导杆、可调底座、聚风锥筒、第一风管、支架,所述聚风锥筒包括竖向设置的侧壁和横向设置的锥状外壁,所述侧壁密封盖设在所述锥状外壁的扩口端,所述锥状外壁窄口端开设有第一风口,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等高设置,且两者的直径均大于棒材的直径,所述第一风管一端从所述侧壁接入所述聚风锥筒、另一端连接外部风源,所述支架一端套设在所述锥状外壁上、另一端固连所述可调底座,所述可调底座安装在所述导杆上,且沿所述导杆上下移动,所述棒材穿过所述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的在所述辊轮机构上输送,所述锥状外壁的锥度方向与所述棒材的输送方向相对。
本发明的原理是:使用时,棒材在辊轮机构上传送,在穿过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时,第一风管连接的外部风源向聚风锥筒内送风,风沿聚风锥筒的扩口端向窄口端送,由于锥状外壁的锥度方向与棒材的输送方向相对,风会将棒材表面吸附的磁悬液往回吹,避免磁悬液继续吸附在棒材表面,从而进行棒材表面的除液干燥。
进一步,还包括聚风环、第二风管、固定架,所述聚风环邻近所述锥状外壁的窄口端,且具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与所述第一风口、第二风口等高设置,且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棒材的直径,所述聚风环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风口,所述第二风管一端接入所述聚风环、另一端连接外部风源,所述固定架一端固连所述聚风环、另一端固连所述可调底座,所述棒材穿过所述中心通孔的在所述辊轮机构上输送。本结构中,通过聚风环形成棒材表面磁悬液的预处理,外部风源通过第二风管进入聚风环,再在棒材穿过中心通孔时通过第三风口吹向棒材,进行棒材表面的磁悬液的预干燥作业,提升干燥效率。
进一步,所述聚风环包括柱状外壁、前壁及后壁,所述柱状外壁横向设置,所述前壁、后壁分别设置于所述柱状外壁的两端,所述前壁、后壁的外部与所述柱状外壁密封固定,内部逐渐变窄,但不相接触,以形成所述第三风口。
进一步,所述前壁、后壁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分别连接外部风源,所述第一风管连接的外部风源为热风源,所述第二风管连接的外部风源为常温风源,通过前端的常温风进行预处理,再通过后端的热风进行干燥,兼顾效率和能耗。
进一步,所述第一风管从所述侧壁的一组相对侧接入所述聚风锥筒,所述第二风管从所述柱状外壁的一组相对侧接入所述聚风环,以提升干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09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载人自动化户外电路抢修设备
- 下一篇:自动升降式防洪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