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刺专用纤维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0601.3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5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峰;章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富达化学纤维厂 |
主分类号: | D01D10/02 | 分类号: | D01D10/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周祥玉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刺 专用 纤维 生产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刺专用纤维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本发明,包括纺丝箱,还包括内部具有蒸汽空腔的纺丝热辊,纺丝热辊两端分别设有与蒸汽空腔相连通的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纺丝箱中喷出的纤维在纺丝热辊外表面被加热定型,所述纺丝热辊两端连接有的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的两端与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相连通。本发明可对蒸汽余热进行二次回收利用,节约能源的同时,又可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本发明采用在阻隔保温层内填充稀土保温材料的方法实现内箱体、计量泵和输送管的保温,提高了纺丝箱的保温效果和防火等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刺专用纤维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针刺专用纤维是一种用于制造例如针刺无纺布的纤维,针刺用纤维需要进行纤维定型,而加热定型是一种常用的纤维定型方式,现有技术中常常利用纺丝热辊实现对纤维的加热,但加热完成后,换热后的低品位蒸汽大都直接排掉,不对余热进行二次回收利用,这样就导致能源消耗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纺丝热辊温度调控系统[申请号:201220475542.0],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温度旋转变送器、电磁感应加热器、测温电阻和温控仪,所述温度旋转变送器包括温度旋转变送器转子和温度旋转变送器定子,测温电阻和电磁感应加热器安装于纺丝热辊上,测温电阻与温度旋转变送器转子相连接,测温电阻与温度旋转变送器转子随纺丝热辊的转动而转动,温度旋转变送器转子和温度旋转变送器定子间隙式耦合连接,温度旋转变送器定子与温控仪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温控仪的输出端与电磁感应加热器连接;温度旋转变送器转子上安装有红外发射二极管,温度旋转变送器定子上安装有红外接收二极管,温度旋转变送器转子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将测温电阻测量到并经温度旋转变送器转子处理过的温度信号传送给温度旋转变送器定子上安装的红外接收二极管,经过温度旋转变送器定子处理成电信号输送至温控仪,最后通过温控仪控制电磁感应加热器。
该实用新型专利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功耗低、寿命长等优点,但其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对能源进行二次利用的针刺专用纤维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对能源进行二次利用的针刺专用纤维生产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针刺专用纤维生产设备,包括纺丝箱,还包括内部具有蒸汽空腔的纺丝热辊,纺丝热辊两端分别设有与蒸汽空腔相连通的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纺丝箱中喷出的纤维在纺丝热辊外表面被加热定型,所述纺丝热辊两端连接有的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的两端与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相连通。
在上述的针刺专用纤维生产设备中,所述纺丝箱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依次连通的内箱体、计量泵和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贯穿过壳体并与外界连通,所述内箱体内设有若干根熔体支管和若干个纺丝组件,所述熔体支管与纺丝组件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熔体支管远离纺丝组件的一端与计量泵相连通,所述壳体与内箱体之间还设有加热保温层和填充有稀土保温材料的阻隔保温层,所述加热保温层与内箱体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阻隔保温层与壳体的内表面相贴合。
在上述的针刺专用纤维生产设备中,所述阻隔保温层包括填充有稀土保温材料的稀土保温层,所述稀土保温层的内外表面均设有石棉绒层,位于内侧的石棉绒层表面还与计量泵和输送管的外表面相贴合。
在上述的针刺专用纤维生产设备中,所述加热保温层内嵌设有若干个电加热元件,所述电加热元件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在上述的针刺专用纤维生产设备中,还包括用以除去阻隔保温层内空气的抽真空机构,所述抽真空机构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过至少一根真空管与阻隔保温层相连通,真空管内设有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富达化学纤维厂,未经嘉兴市富达化学纤维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0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