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晶硅生产炉体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10439.5 | 申请日: | 2020-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6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勇 |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C30B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9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晶硅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晶硅生产炉体,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控制器、炉体、捋匀装置、提升筒。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碾挤机构设有的捋压结构和搓粒组件的相互配合,对炉体底部较先触热的液体做来回捋动,从而实现其与较内部的溶液做交换实现均匀搅动受热,同时在搓粒组件的作用下,对底部贴合的溶液做碰撞式的捋动,以避免在炉体底部表面形成部分贴合,本发明利用设有的匀钩结构,对溶液中含有的杂质进行流动时冲击式的勾刺剔除处理,并在磁条的作用下被禁闭封锁汇集在一处,从而实现单晶硅液体的精纯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生产设备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单晶硅生产炉体。
背景技术
随着新材料的诞生,新材料尤其是单晶硅材料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领域的选择,而其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单晶硅溶液的精纯度尤为重视,在通过生产设备进行单晶硅棒的制作时,具有以下缺陷:
单晶硅在制作过程中,其溶液中含有的杂质易影响到单晶硅成品的质量,同时炉体内侧表面受热温度较高于内部,故而该面易出现有溶液贴合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晶硅生产炉体,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单晶硅在制作过程中,其溶液中含有的杂质易影响到单晶硅成品的质量,同时炉体内侧表面受热温度较高于内部,故而该面易出现有溶液贴合的现象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单晶硅生产炉体,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控制器、炉体、捋匀装置、提升筒,所述控制器安装于设备主体前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炉体设于设备主体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捋匀装置安装于炉体内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提升筒设于炉体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捋匀装置包括旋转轴杆、碾挤机构、匀钩结构,所述碾挤机构设于旋转轴杆下表面并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匀钩结构设于碾挤机构中上方且与旋转轴杆通过电焊固定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碾挤机构包括折杆、捋压结构,所述折杆上端与旋转轴杆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捋压结构设于折杆末端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捋压结构包括弧形板、条框、搓粒组件,所述条框设于弧形板中部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搓粒组件设有若干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弧形板外表面,所述搓粒组件与弧形板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溶体做搅动的同时,对底部较先触热的液体做捋动处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搓粒组件包括球体、毛刺、弹簧杆,所述球体伸入弧形板外表面内部且呈突兀状,所述毛刺设有若干条且分别呈不规则状设于球体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弹簧杆设于球体表面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贴合在炉体表面的溶液做来回碰撞式的冲击。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匀钩结构包括固定杆、异含框、底套,所述异含框设于固定杆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底套设于异含框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异含框包括折板、磁条、勾刺,所述折板设有若干条且分别呈密集状首尾相连接,所述折板顶端与固定杆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磁条呈两两一组分别设于折板内侧表面,所述磁条与折板通过贴合相连接,所述勾刺设有若干条且分别安装于磁条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溶液中含有的杂质收集,避免出现单晶硅生产后其纯度不纯,硬性质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勾刺呈S型结构且为较粗糙材质,有利于实现对溶液中含有的杂质做硬性流动勾剔。
相对比较于传统的一种单晶硅生产炉体,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勇,未经邓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04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袋卷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批量陶瓷杯联动上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