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导线的校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0424.9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1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垠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海口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1/02;B21F11/00;H02G1/00;H02G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导线 装置 | ||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导线的校直装置,包括底架和夹紧装置,夹紧装置设于底架上;还包括导向装置﹑弯曲装置﹑切断装置以及环剥装置,导向装置可拆卸连接于夹紧装置的一侧,弯曲装置通过安装板可拆卸连接于夹紧装置的另一侧,切断装置和环剥装置设于安装板内,切断装置位于环剥装置的一端;安装板的一侧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通过滑动组件在安装板上进行直线运动,以可切换的与环剥装置和弯曲装置进行配合;以实现对缆线弯曲成固定形状的同时进行缆线绝缘层的环剥,提高抢修效率,通过在环剥装置和弯曲装置之间切换与传动组件的连接,以降低人工劳动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缆线安装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导线的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施工及维护过程中,导线使用非常频繁,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导线校直之后才能投入现场使用,因此研制出了导线校正装置,但是通过对现有导线校正装置的现场使用发现,导线校正装置对部分导线节点的校直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在台区抢修时,通常需要将导线凹成固定形状且要对导线进行环剥,需要借助多种装置进行单独操作,费时费力,操作效率低;因此,需要设计一款能够对导线进行校直且能够将导线凹成固定形状并能进行环剥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以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导线的校直装置,旨在解决上述导线校直需凹成固定形状且进行环剥时需要单独操作,人工劳动力高且操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导线的校直装置,包括底架和夹紧装置,夹紧装置设于底架上;还包括导向装置﹑弯曲装置﹑切断装置以及环剥装置,导向装置可拆卸连接于夹紧装置的一侧,弯曲装置通过安装板可拆卸连接于夹紧装置的另一侧,切断装置和环剥装置设于安装板内,切断装置位于环剥装置的一端;安装板的一侧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通过滑动组件在安装板上进行直线运动,以可切换的与环剥装置和弯曲装置进行配合。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电机﹑调节齿轮以及锥齿轮,调节齿轮和锥齿轮连接于传动电机的输出端,调节齿轮位于锥齿轮的后端;滑动组件包括支架﹑螺杆﹑滑块以及定位杆,支架上开有矩形槽,螺杆和定位杆位于矩形槽内,滑块连接于螺杆和定位杆上,传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滑块上。
进一步地,弯曲装置包括弯曲滚轮﹑定位滚轮以及锁紧组件,弯曲滚轮和定位滚轮可转动设于安装板之间,安装板上设有弧形通孔,弯曲滚轮可活动位于弧形通孔内,定位滚轮通过转杆与弯曲滚轮连接,以使弯曲滚轮可绕定位滚轮在弧形通孔内进行转动;锁紧组件通过轴杆连接于定位滚轮上;还包括半圆齿轮,半圆齿轮固定连接于锁紧组件上,半圆齿轮与调节齿轮进行啮合。
进一步地,锁紧组件包括棘轮﹑卡齿以及复位弹簧,棘轮位于安装板的一侧,棘轮与定位滚轮通过轴杆进行连接,卡齿铰接于安装板上,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板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卡齿进行连接,以使卡齿对棘轮进行逆时针锁紧。
进一步地,环剥装置包括卡环﹑环形转件﹑刀片以及调节组件,卡环连接于安装板上,环形转件通过滚珠与卡环进行转动配合,刀片和调节组件位于环形转件内,刀片与调节组件连接;环形转件外圈设有一圈锥齿,环形转件与锥齿轮进行配合。
进一步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栓﹑预紧弹簧﹑U形卡件以及矩形调节块,环形转件内设有矩形孔,矩形调节块位于矩形孔内,刀片连接于矩形调节块的一端,矩形调节块的另一端与调节螺栓进行连接,调节螺栓上设有环形孔,U形卡件通过插入矩形孔与环形孔进行配合,以对调节螺栓进行定位;预紧弹簧设于矩形调节块和U形卡件之间。
进一步地,切断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上转动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下转动件,上转动件和下转动件可转动设于安装板之间,上转动件和下转动件分别通过转轴进行连接,上转动件和下转动件内设有切断刀;转轴两端还设有反向螺纹,以使转轴通过转动分别调节两个上转动件之间的间距和两个下转动件之间的间距;上转动件和下转动件沿周向设有一圈齿牙,上转动件通过齿牙与下转动件进行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海口供电局,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海口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04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