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角胶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9983.8 | 申请日: | 2020-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1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杨科峰;赵锋;刘德强;曹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玲珑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0 | 分类号: | C08L9/00;C08L61/14;C08K13/04;C08K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61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角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角胶,包括下述组分:顺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100份、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10‑20份、液体聚异戊二烯橡胶5‑15份、腰果油改性酚醛树脂1‑10份、白炭黑10‑20份、硅烷偶联剂5‑10份、白炭黑分散剂1‑3份、防老剂1‑3份。本发明三角胶加工安全性提高,耐屈挠性能和疲劳生热改善,拉伸性能略有下降;成品轮胎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生产成本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角胶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橡胶轮胎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天然橡胶产量严重不足,大部分天然橡胶都需要进口,使得天然橡胶一直居于高位,轮胎企业原料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提高合成橡胶使用比例,已成为解决天然橡胶资源短缺、降低企业制造成本的有效途径。
轮胎三角胶条在轮胎中的功能是支撑与过度。轮胎胎圈是刚性结构起到承载与固定的作用,胎侧却是弹性结构必须保障缓冲减振性能,如果软硬直接连接,连接处极易发生折断,所以通过软硬适中的三角胶连接胎圈与胎侧可以起到缓慢过度的功能。
如何能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研发出一款性能优异的三角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三角胶。
一种三角胶,包括下述组分:顺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100份、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10-20份、液体聚异戊二烯橡胶5-15份。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胶还包括腰果油改性酚醛树脂1-10份。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胶还包括白炭黑10-20份、硅烷偶联剂5-10份、白炭黑分散剂1-3份、防老剂1-3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角胶的制备工艺,将各组分原材料全部都加入密炼机进行混炼,达到165℃排胶;停放一定时间后再进行第二步混炼,第二步混炼是将第一步排出的胶料再次放入密炼机进行混炼,混炼到155℃排胶;停放一定时间后再进行第三步混炼,第三步混炼是将第二步排出的胶料再次放入密炼机进行混炼,混炼到145℃排胶。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三角胶加工安全性提高,耐屈挠性能和疲劳生热改善,拉伸性能略有下降;成品轮胎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生产成本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三角胶,包括下述组分:顺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100份、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10-20份、液体聚异戊二烯橡胶5-15份、腰果油改性酚醛树脂1-10份、白炭黑10-20份、硅烷偶联剂5-10份、白炭黑分散剂1-3份、防老剂1-3份。
上述三角胶的制备工艺,将各组分原材料全部都加入密炼机进行混炼,达到165℃排胶;停放一定时间后再进行第二步混炼,第二步混炼是将第一步排出的胶料再次放入密炼机进行混炼,混炼到155℃排胶;停放一定时间后再进行第三步混炼,第三步混炼是将第二步排出的胶料再次放入密炼机进行混炼,混炼到145℃排胶。
在本发明中,顺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因其分子结构和天然橡胶相同,所以又称为合成天然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异戊橡胶具有纯度高、凝胶含量少、质量均一、黏性好、流动性好、加工容易。
在本发明中,腰果油改性酚醛树脂胶料的密炼能耗和密炼升温速率较低,门尼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较长,硫化速度较慢,抗硫化返原性能提高。使用液体腰果酚补强树脂代替固体酚醛补强树脂可以起到补强和改善三角胶工艺性能的双重效果。
在本发明中,液体聚异戊二烯橡胶,节省混炼能耗,改善挤出、成型和粘合工艺性能,减少由于半成品挺性大造成的胎圈窝气现象,成品轮胎的高速性能和耐久性能基本不变。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玲珑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玲珑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99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