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排桩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09451.4 | 申请日: | 2020-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3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韩富强;王笑然;庞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汇景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支护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排桩基坑支护结构,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支护结构主要通过组装进行现场作业,高度的调整不便,不能灵活调整不同档杆的庇护位置,不便折叠收纳,不具备快速安装和回收的功能的问题。一种多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的中间固定设置有边护条和中间护条;所述边护条和中间护条的中间通过转轴设置有多组连杆,且边护条和中间护条的中间通过连接结构旋转设置有空心轴架和固定轴架;通过设置有调节装置和锥齿轮套,为支护结构提供了快速组装调整的功能,可以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丝母快速在螺纹杆外旋转,利用杠杆原理将空心轴架和固定轴架撑开,并配合固定螺母固定,装配方便容易拆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排桩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一般通过横纵向的支撑结构进行组装后实现对坑壁的支撑。
经过检索例如专利号为CN103074898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排桩基坑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的外排挡土止水桩1、中排挡土桩3和内排挡土桩2分别采用多个并排排列组成且竖向设置,在外排挡土止水桩1的顶部设有桩顶圈梁4,将所有的外排桩连接成一个整体;在中排挡土桩3的顶部与对应的外排挡土止水桩1的腰部设置第一连接梁板51将所有的中排挡土桩3和对应的外排挡土止水桩1连接成整体;在内排挡土桩2的顶部与对应的中排挡土桩3的腰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梁板52,将所有内排挡土桩2与对应的中排挡土桩3连接成一个整体;位于两排桩之间填有桩间加固土6。
再例如专利号为CN10264428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贴附于基坑侧壁的土钉挡土桩,土钉挡土桩的外侧设有一端嵌入基坑下方土体内的止水支护排桩,止水支护排桩的中部设有水平的抗侧冠梁,抗侧冠梁的下方设有抗侧加固排桩。此深基坑支护结构通过将土钉挡土桩贴附于基坑侧壁上进行挡土,止水支护排桩在对土钉挡土桩进行支撑的同时可防止桩体渗水,在止水支护排桩的外侧再设置抗侧加固排桩可对土钉挡土桩和止水支护排桩进行进一步的支撑,可有效保障支护结构的强度,对深基坑提供质量更好、更加安全的保障,此发明用于建筑结构施工领域。
但是,目前使用的支护结构主要通过组装进行现场作业,高度的调整不便,不能灵活调整不同档杆的庇护位置,不便折叠收纳,不具备快速安装和回收的功能,不便根据坑壁角度进行安装角度的调整,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排桩基坑支护结构。
发明内容
(一)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排桩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支护结构主要通过组装进行现场作业,高度的调整不便,不能灵活调整不同档杆的庇护位置,不便折叠收纳,不具备快速安装和回收的功能,不便根据坑壁角度进行安装角度的调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的中间固定设置有边护条和中间护条;所述边护条和中间护条的中间通过转轴设置有多组连杆,且边护条和中间护条的中间通过连接结构旋转设置有空心轴架和固定轴架;所述空心轴架和固定轴架两侧均连接设置有连杆,且连杆均可通过转轴配合板状结构的限制旋转0-90°;所述主支撑杆底部外侧均通过转轴旋转设置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杆底部一体式设置有底座,且底座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拼装底座,拼装底座的前侧设置顶部均为斜面;所述主支撑杆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连接片,且连接片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均插接固定在拼装底座顶部。
优选的,所述边护条和中间护条的两端均为半圆结构,且半圆结构中间开设滑孔与导杆滑动连接;所述边护条和中间护条中间均为凹型轧钢结构;所述边护条的外侧均为光滑结构,且边护条的底部均一体式设置有四组轴架;所述中间护条的两侧均一体式设置有四组轴架,且轴架与边护条的轴架垂直方向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94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塑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地下用防水快拼预制综合管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