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植物甾醇酯的酸奶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08865.5 | 申请日: | 2020-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6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平;谭园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东方乳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3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植物 甾醇酯 酸奶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酸奶加工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含有植物甾醇酯的酸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每1000kg酸奶成品的主要成分包括:白砂糖75~85kg、甘蔗浓缩汁8~12kg、稀奶油8~12kg、无水奶油3~6kg、浓缩乳清蛋白3~6kg、植物甾醇酯0.6~1.2kg、复配增稠剂15~20kg、酸奶风味剂0.1~0.5kg、天然奶味增香剂0.1~0.4kg、菌种3~5kg、余量为鲜牛奶;该酸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奶杀菌备用;S2、配料;S3、调配混合;S4、增香、定容;S5、升温均质;S6、混合奶液杀菌;S7、接种菌种;S8、破乳;S9、巴氏杀菌;S10、灌装。本发明具有利用植物甾醇酯的特性降低人体胆固醇和血脂,提高酸奶保健功效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书酸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有植物甾醇酯的酸奶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酸奶是以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原料,经脱脂、部分脱脂或不脱脂,杀菌、发酵、搅拌或不搅拌,添加或不添加其它成分制成的乳制品。酸奶口味酸甜、口感细腻顺滑,营养丰富,被称为“21世纪的食品”,是一种功能独特的营养品。酸奶不但具有新鲜牛奶的全部营养元素,而且酸奶能使蛋白质结成细微的乳块,乳酸和钙结合生成的乳酸钙,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同时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乳酸菌可定居在人体的鼻黏膜或消化道等处,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降低肠道内的pH值,抑制肠道中腐败菌生长,减弱腐败菌在肠道的产毒作用,从而维持体内微环境,尤其是肠道内正常的微生态平衡。
目前,市场上的酸奶一般为原味酸奶和果味酸奶;主要以鲜牛奶或辅助原料为主,进行乳酸菌发酵,研制出营养型、保健型酸奶;同时也有通过牛奶和茶为主要原料,研制出茶酸奶,其茶香浓郁,与奶味融和较好,与普通酸奶相比具有独特香味。
授权公告号为CN10340459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红茶甘蔗汁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红茶、甘蔗汁、奶粉、稳定剂、酸奶发酵菌剂及饮用水;每100重量份中各组分含量为:红茶浸泡液8~15份,甘蔗汁15~25份,奶粉8~15份,稳定剂0.1~0.2份,酸奶发酵菌剂3~5份,余量为饮用水。
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选取,红茶:选取岩茶;甘蔗:选取成熟度适中、无虫害、无污染、无创伤的黑皮甘蔗;
步骤二、原料预处理,红茶浸泡液的制备:采用二次浸提法提取茶水,即先将红茶在开水中浸提,然后将茶叶汁剔除,再将滤渣在开水中浸提,随后将滤渣去掉,得红茶浸泡液;甘蔗汁的制备:将黑皮甘蔗去皮洗净,切成块状,再榨汁,依次将甘蔗渣滤去,得甘蔗汁;
步骤三、稳定剂处理,使用饮用水将稳定剂溶解,待溶解完全后,得糊状稳定剂;
步骤四、酸奶基料制备,将奶粉溶解于饮用水中,奶粉与饮用水比例为(10~15):50,得酸奶基料;
步骤五、混合杀菌、冷却,将步骤二~五制备的红茶浸泡液、甘蔗汁、糊状稳定剂及酸奶基料均匀混合,并通过巴氏杀菌后冷却,得混合溶液;
步骤六、接种、分装,待步骤五所得混合溶液冷却后,将酸奶发酵菌剂与混合溶液进行接种,接种量范围:酸奶发酵菌剂3~5份,混合溶液95~97份;而后进行分装,得酸奶接种液;步骤七、发酵、检验,将步骤六所得酸奶接种液保持发酵环境,发酵4~8h,并对发酵酸奶进行酸奶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测,检测合格,即得酸奶成品。
这种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添加红茶、甘蔗汁来增加酸奶的茶香和甘甜口感,并利用红茶中的酚类、甘蔗汁中的氨基酸以及其他营养成分来提高对人体的脾、胃、肺的养护效用,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高热量、高油脂类食品被人体摄入,从而导致人体胆固醇和血脂偏高,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因此需要通过改进配方来对现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东方乳业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东方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8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