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旋转多圆盘雾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8572.7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5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飞;喜冠南;倪培永;朱钱龙;尹广州;谢福兴;罗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8 | 分类号: | F01N3/08;F01N3/20;F01N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韩丰年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旋转 圆盘 雾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卧式旋转多圆盘雾化装置,包括筒体、设于所述筒体内的转轴、动力装置,所述转轴横向设置,所述筒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筒体下端部设有排液口,所述转轴为中空转轴,转轴横向设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转轴刚性连接,所述转轴上套接有转盘装置,所述转轴上设有开孔。本发明所提供的卧式旋转多圆盘雾化装置,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采用超重力装置净化尾气,增强气液混合能力,强化传质,净化能力优越;采用转盘式超重力装置,净化尾气能力优越,尾气中的PM颗粒物吸湿后被离心力甩到装置内壁上,滑落后由排液口排出除去PM颗粒物,不存在颗粒物堵塞问题,且便于安装拆卸以及清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卧式旋转多圆盘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的船舶保有量已经占到全球第四,但是船舶柴油机的污染也已经占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城市污染源的20%左右,因此船舶柴油机的排放控制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然而,常规的柴油机废气净化手段,颗粒物捕集器(DPF)、湿式洗涤、氧化催化器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静电捕集技术、旋风分离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等技术,存在过滤材料需要更换、催化剂易失效、成本高等弊端,不适合安装在渔船这样出海时间长、运行工况恶劣的运动载体上。
柴油机的尾气排放的废气中包含有气态及固态的污染物,气态污染物中主要为NOx、SO2、CO、HC及含硫混合物等;固态污染物最主要的是碳化颗粒物。在现有技术中,净化上述气态污染物的超重力方法主要采用旋转填料床(RPB)+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净化气态污染物中的Nox、CO、SOx;采用这种方法时,反应物是气态氨NH3,通常获得气态氨的方法是:通过超重力旋转将尿素-水溶液变为微液滴状态并与高温尾气充分混合,在高温尾气的作用下尿素-水溶液中的尿素迅速被加热至160℃以上分解,产生氨气NH3和缩二脲CONH,其中氨气NH中的一部分作为脱除SO2的反应物,另一部分与尾气混合进入旋转填料床填料中,作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反应物,在高温和催化的环境下去除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但是这种方法应用在船用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中会产生很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因为船用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普通柴油或者燃料油,尤其是一些海船使用的是馏分燃料油或者残渣燃料油,都属于原油蒸馏后最重的部分,这些油品的硫含量大约为车用柴油的几百倍,其中其它的杂质也比车用柴油高得多。这就造成了在船用柴油机尾气中不仅存在上述的气态和固态污染物,而且还含有大量的燃烧未尽的重油微液滴、碳化、硫化颗粒物甚至还有很多粘度极高的类沥青物质,这些物质在进入旋转填料床转子填后,在2~3月内很快会沉积在多孔介质填料内,形成极难清理的堵塞,造成旋转填料床失效。
针对这种不足,以渔船柴油机为对象,研究一种超重力液体吸收废气净化技术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卧式旋转多圆盘雾化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卧式旋转多圆盘雾化装置,包括筒体、设于所述筒体内的转轴、动力装置,所述转轴横向设置,所述筒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筒体下端部设有排液口,所述转轴为中空转轴,转轴横向设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转轴刚性连接,所述转轴上套接有转盘装置,所述转轴上设有开孔。
本发明所提供的卧式旋转多圆盘雾化装置,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采用超重力装置净化尾气,增强气液混合能力,强化传质,净化能力优越;采用转盘式超重力装置,净化尾气能力优越,尾气中的PM颗粒物吸湿后被离心力甩到装置内壁上,滑落后由排液口排出除去PM颗粒物,不存在颗粒物堵塞问题,且便于安装拆卸以及清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联轴器,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轴的端部连接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8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