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式液体泄漏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8095.4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9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P.马穆迪安;R.小吉尔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斯克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16 | 分类号: | G01M3/16;G01F23/26;F04B5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邹松青;刘茜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液体 泄漏 检测 装置 | ||
描述了一种用于泵的液体泄漏检测器。所述液体泄漏检测器可安装在泵上,以检测来自泵的所泄漏流体。所述泄漏检测器包括:缓冲管,其被定位在泵上,用于收集来自泵的所泄漏流体;以及传感器,其被定位在缓冲管上,用于检测缓冲管中的所泄漏流体的液位,并且用于当所泄漏流体达到最大流体液位时生成信号。一旦所泄漏的驱动流体达到最大液位,缓冲管上的净化管线就从缓冲管移除所泄漏的驱动流体。被连接到传感器的逻辑装置接收来自检测器的信号并且生成警报。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泵,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泵中的油泄露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增压泵可以用于增加流体(诸如气体)的压力。增压器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级,所述一个或多个级具有被容纳在缸体内的活塞,所述活塞由马达驱动以压缩缸体中的气体。这可以因此增加缸体中气体的压力。增压器的马达通常由气动、液压或电动线性致动的组件驱动。
在那些泵中,油可以存在于通过密封件与增压气体或液体分离的壳体中。油在液压泵的情况下可以是驱动机构,或者在气动或电动泵驱动器中可以用于润滑和/或冷却。诸如磨损密封件或壳体本身中的裂纹之类的某些问题可能引起油从壳体泄漏。对油泄露、以及特别是油泄露的阈值量的检测可能将允许发送警报,所述警报指示泵需要维护或维修。
因此,需要的是一种用于检测泵中的油泄露的泄漏检测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文中的构思描述了用于检测泵中的流体泄漏的系统和方法。在优选实施例中,具有泄漏检测的泵包括至少一个泵缸,所述至少一个泵缸具有:带入口和出口的泵室;以及活塞,其在泵缸内可致动以通过入口将工作流体吸入泵室并通过出口将工作流体推出泵室。驱动器被配置成移动活塞,并且包括通过密封件被防止进入泵室的驱动流体。泄漏检测器被定位在泵上以捕获从驱动器泄漏的驱动流体,其中所述泄漏检测器可操作以当所泄漏的驱动流体达到阈值时生成警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用于泵的液体泄漏检测器包括:缓冲管,其被定位在泵上,用于收集来自泵的所泄漏流体;以及传感器,其被定位在缓冲管上,用于检测缓冲管中的所泄漏流体的液位,并且用于当所泄漏流体达到最大流体液位时生成信号。一旦所泄漏的驱动流体达到最大液位,净化管线就从缓冲管移除所泄漏的驱动流体,并且逻辑装置连接到传感器以接收信号并且生成警报。
还描述了检测泵中所泄漏的驱动流体的方法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法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将来自泵的所泄漏的驱动流体收集在缓冲管中;以及使用缓冲器上的净化管线限定缓冲管中所泄漏的驱动流体的最大液位。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缓冲管上的传感器感测所泄漏的驱动流体何时达到最大液位;以及生成警报。
前文已经相当广泛地概述了本发明的特征和技术优点,以便可以更好地理解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将在下文中描述,其形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主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领会到,所公开的构思和具体实施例可以容易地用作修改或设计用于实行本发明的相同目的的其他结构的基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该认识到,这样的等同构造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根据当结合附图考虑时的以下描述,将更好地理解如下内容:就其组织和操作方法两者而言被认为是本发明特性的新颖特征,连同另外的目的和优点。然而,将清楚地理解到,每个附图仅仅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被提供,并且不旨在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限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现在对结合附图考虑的以下描述进行参考,在附图中:
图1描绘了包括泄漏检测的两级液压致动的气体增压器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的优选实施例。
图2描绘了包括泄漏检测的两级电致动的气体增压器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描绘了图2的电驱动气体增压器的低压缸的剖视图,并且包括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构思的泄漏检测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斯克国际有限公司,未经汉斯克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80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