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墙面抹灰的磷石膏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7967.5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0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高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刚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墙面 抹灰 石膏 浆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墙体抹面的磷石膏浆料,其原料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磷石膏40~50%,胶粉1~2%,砂料30~38%,水20~35%,纤维素1~1.5%,共10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墙体抹面磷石膏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比例磷石膏40~50%,胶粉1~2%,砂料30~38%,水20~35%,纤维素1~1.5%,称量各组分;然后将各组分混合,搅拌5~8min得到浆料;本发明利用磷肥、磷酸生产中产生的磷石膏固体废弃物作为抹面浆料的主要基材,具有优异的保水性能,同时又保温、隔热、不开裂、不空鼓、易施工,是一种极为廉价的绿色新型建筑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墙面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墙面抹灰的磷石膏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石膏是生产磷肥、磷酸时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每生产1t磷酸约产生4.5-5t磷石膏。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情况都不令人满意。全世界磷石膏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5%左右,也就是说全世界每年得到综合利用的磷石膏只有12.6Mt。日本、韩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磷石膏的利用率相对高一些。以日本为例,由于日本国内缺乏天然石膏资源,磷石膏有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其中的75%左右用于生产熟石膏粉和石膏板。其他不发达国家磷石膏的利用率相对很低,一般以直接排放(抛弃)为主。
到2011年底,中国已累计堆积了超过3亿吨磷石膏。而中国磷石膏的有效利用率不足10%,距国家“十一五”规划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主要用于建材制品、土壤改良剂、水泥缓凝剂、化工原料等方面。
2013年,国家发改委为磷石膏的综合利用提出了到2015年综合利用率达到30%的目标;在《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则提出了到2015年底,磷石膏综合利用率由目前的 20%提高到40%。
故研究发明一种用于墙体抹面的磷石膏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的利用磷石膏废弃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磷石膏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墙体抹面的磷石膏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墙体抹面浆料与墙体基层的粘结性强,同时凝固的时间短,在保证墙体抹灰质量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磷石膏废弃物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墙体抹面的磷石膏浆料,其原料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磷石膏40~50%,胶粉1~2%,砂料30~38%,水20~35%,纤维素1~1.5%,共100%。
进一步地,所述磷石膏选用在磷肥、磷酸生产中经过脱硫处理的固体废弃物。
进一步地,所述砂料选用中粗的普通黄砂。
进一步地,所述胶粉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粉,粉末状,PH值为6~9,水溶性灰分≤3%,胶凝温度为60~80℃。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素选用聚丙烯短纤维,白色线状,弹性模量:>3.5Gpa,抗拉强度:>400Mpa,纤维直径:48u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墙体抹面磷石膏浆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如上所述的用于墙体抹面磷石膏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比例磷石膏40~50%,胶粉1~2%,砂料 30~38%,水20~35%,纤维素1~1.5%,称量各组分;然后将各组分混合,搅拌5~8min得到浆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墙面抹灰的磷石膏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将上述实施例制成的磷石膏墙体抹面浆料应用于一般建筑墙面施工,具有优异的保水性能,同时又保温、隔热、不开裂、不空鼓、易施工,能很好的提高磷石膏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是一种极为廉价的绿色新型建筑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7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