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蒸汽处理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07866.8 | 申请日: | 2020-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2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锋;黄道琳;周茂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科煌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1/122;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陈为志 |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蒸汽 处理 渗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溶液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蒸汽处理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包括原液池,还包括第一处理组件和第二处理组件,第一处理组件包括第一输送泵、反应池、投料组件、第二输送泵和沉淀池,投料组件包括药剂储存罐和投料泵,第二处理组件包括第一蒸发罐、第一换热器、调节罐、第二蒸发罐、第二换热器和冷凝水罐,调节罐上设有酸碱罐;本发明具有处理效果好、不易结垢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蒸汽处理渗滤液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为垃圾填埋或临时堆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水质具有高COD、高盐分、高氨氮、高重金属等特点,且会随着填埋场垃圾填埋成分、季节气候、填埋场使用的年限而变化,是一种较为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目前,现有技术,对此类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的工艺有MVR机械蒸汽再压缩、MBR+NF/RO、DTRO等;但此类常规处理工艺通常存在有处理效果不理想、容易导致结垢等问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蒸汽处理渗滤液的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蒸汽处理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包括原液池,还包括第一处理组件和第二处理组件,第一处理组件包括第一输送泵、反应池、投料组件、第二输送泵和沉淀池,第一输送泵的进水端与原液池相连接,出水端与反应池相连接;投料组件包括药剂储存罐和投料泵,其中,投料泵的进料端与药剂储存罐相连接,出料端与反应池相连接;第二输送泵的进水端与反应池相连接,出水端与沉淀池相连接;第二处理组件包括第一蒸发罐、第一换热器、调节罐、第二蒸发罐、第二换热器和冷凝水罐,第一蒸发罐的进水端与沉淀池相连接,令沉淀池的上清液部分能够进入第一蒸发罐内,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与第一蒸发罐的蒸汽出口端相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与调节罐进口端连接,调节罐上设有酸碱罐,酸碱罐用于为调节罐提供所需酸碱料,调节罐的出口端与第二蒸发罐的进水端连相连接,第二换热器的进口端与第二蒸发罐的蒸汽出口端相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与冷凝水罐的进口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组件还包括污泥池、污泥输送泵和压滤机,污泥池设于沉淀池的一侧,沉淀池内设有排污泵和排污管,排污泵设于沉淀池底部,排污管设于排污泵上,排污管的进口端与排污泵的排污口相连接,排污管的出口端穿入污泥池内,污泥输送泵的进料端与污泥池相连接,出料端与压滤机的进料口相连接,压滤机的出料口与污泥池相连接,压滤机的出液口与第一蒸发罐的进水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蒸发罐上连接有第一热源,第一热源用于向第一蒸发罐内提供其蒸发所需温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蒸发罐上连接有第二热源,第二热源用于向第二蒸发罐内提供其蒸发所需温度。
优选的,所述调节罐上还设有第一真空泵和第一储气罐,第一真空泵的进气端与调节罐相连通,出气端与第一储气罐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调节罐上设有酸碱输送泵,酸碱输送泵的进液端与酸碱罐相连通,出液端与调节罐相连通,酸碱罐通过酸碱输送泵为调节罐提供所需酸碱料。
优选的,所述冷凝水罐上设有第二真空泵和第二储气罐,第二真空泵的进气端与冷凝水罐相连通,出气端与第二储气罐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凝水罐的出口端与第一换热器的进液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蒸发罐上还设有第一排液泵和第一储料罐,第一排液泵的进液端与第一蒸发罐的出液端相连接,第一排液泵的出液端与第一储料罐的进料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蒸发罐上还设有第二排液泵和第二储料罐,第二排液泵的进液端与第二蒸发罐的出液端相连接,第二排液泵的出液端与第二储料罐的进料口相连接。
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科煌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科煌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78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