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板混合薄膜多层布线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07752.3 | 申请日: | 2020-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3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丁蕾;陈靖;刘凯;陈韬;马军伟;李虎;王立春;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23/498 | 分类号: | H01L23/498;H01L23/495;H01L23/60;H01L21/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薄膜 多层 布线 制作方法 | ||
1.一种基板混合薄膜多层布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1:提供一表面抛光清洗后的基板,并置于氮气气氛下进行热处理;
a2:在所述基板上表面上薄膜沉积钽和铝复合膜层,并在所述钽和铝复合膜层上光刻制作出选择性阳极氧化光刻图形;
a3:将所述基板置于阳极氧化电解液中进行选择性阳极氧化,阳极氧化部分形成铝布线绝缘层,未氧化部分形成芯片散热结构和金属铝柱阵列;
a4:去除光刻胶;
a5:在去除光刻胶的所述基板上表面上薄膜沉积钽和铝复合膜层,进行光刻、选择性阳极氧化,并制作出铝布线绝缘层、芯片散热结构、金属铝柱阵列和铝薄膜导带;
a6:去除光刻胶;
a7:在去除光刻胶的所述基板上表面上旋涂BCB介质膜,静置,光刻制作出BCB介质膜通孔,高温氮气气氛下进行预固化;
a8:在预固化的所述BCB介质膜上薄膜沉积铜复合膜层,光刻形成铜薄膜导带光刻图形;
a9:采用湿法刻蚀制作出铜薄膜导带,去除光刻胶;
a10:在去除光刻胶的所述基板上表面上旋涂BCB介质膜,光刻制作出BCB介质膜通孔,高温氮气气氛下进行完全固化;
a11:在所述BCB介质膜表面薄膜沉积顶层铜复合膜层,图形电镀Cu/Ni/Au金属层,去除光刻胶,采用湿法刻蚀制作出顶层薄膜导带和焊盘;
a12:依次重复a2至a6步骤,形成Al2O3 /Al薄膜多层布线层,依次重复a7至a11步骤,形成BCB/Cu薄膜多层布线层,完成基板混合薄膜多层布线的制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混合薄膜多层布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中,所述基板的材料为金刚石或AlN陶瓷或AlSi、AlSiC或WuCu或MoCu。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混合薄膜多层布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2和步骤a5中,所述钽膜的厚度范围为所述铝膜的厚度范围为1μm~4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混合薄膜多层布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和步骤a5中的选择性阳极氧化均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进行Al膜的选择性阳极氧化,氧化电压为40V~60V,制作出Al2O3绝缘层;
第二步:进行Ta膜的选择性阳极氧化,氧化电压为120V~150V,制作出Ta2O5绝缘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混合薄膜多层布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4)和(a6)中的去除光刻胶均为等离子刻蚀,刻蚀气体为Ar和O2,功率200W~500W。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混合薄膜多层布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7中的旋涂BCB介质膜为将BCB渗入多孔氧化铝结构中,进行封孔工艺;其中,光敏BCB的粘度为350cSt,膜厚为3.5μm~7.5μm,静置时间为8h~24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混合薄膜多层布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8中,铜复合膜层为TiW/Cu/TiW或Ti/Cu/Ti或Cr/Cu/Cr;其中,TiW或Ti或Cr膜厚度范围为Cu膜厚度范围为1μm~4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混合薄膜多层布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1中,顶层铜复合膜层可以为TiW/Cu或Ti/Cu或Cr/Cu;其中,TiW或Ti或Cr膜厚度范围为Cu膜厚度范围为1μm~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77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