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手柄的锁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7025.7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于江成;柯金霖;杨小军;唐行微;张仲桢;卢燚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5B13/00 | 分类号: | E05B13/00;E05B1/00;E05B15/00;B64C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江漪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手柄 锁定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手柄的锁定机构,包括:机构架;转动杆组件,所述转动杆组件包括转动杆和锁闩;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在所述机构架的内部沿径向方向布置在所述转动杆和所述机构架之间,并且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所述按钮围绕所述转动杆设置;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上锁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上锁状态下,所述转动杆由于其位于所述按钮的内部而无法使其转动,而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按钮能被按下,以露出所述转动杆,从而能经由所述转动杆的转动来带动所述锁闩对所述手柄解锁。借助上述锁定机构,可以实现两步式的上锁和解锁功能,且操作的可靠性极强,抗外部干扰性高。此外,该锁定机构的结构也很紧凑,并且能以较低成本实现锁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手柄上锁和解锁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尤其是可用于诸如飞机舱门或口盖等对可靠度要求高的位置。
背景技术
在飞机等安全性要求高的领域中,常常有需要打开和关闭的舱门或者口盖。为了完成打开和关闭,通常借助手柄来实现。
例如,飞机舱门处采用的手柄可通过直接按下手柄的一端而使手柄的另一端翘起,由此能使操作者抓持该手柄的该一端进行转动,以打开舱门。当需要关闭时,再直接按下该另一端,以使其恢复原先位置(通常使飞机表面无明显突出部位)。因此,对于该手柄来说并没有配置专门的锁定机构。
然而,可以理解到,有时会对飞机的周身或诸如舱门等局部位置进行冲水,以达到清洁目的。然而,当水压过大时,可能会造成意外使手柄的一端由于受到水的冲击而不期望地按下。此外,还有可能由于水压过大而导致手柄内部进水,从而破坏其结构。
为此,在诸如飞机等领域中需要为此类手柄配置一种专用的锁定机构。
例如,目前已知一种用于锁止飞机上的口盖或手柄的锁定机构。但该锁定机构往往采用单步操作的形式,其操作和结构主要涉及:
-通过按压或拉拔操作,带动锁定元件动作,从而实现解锁或上锁。
-通过旋转操作,带动锁定元件动作,实现解锁或上锁。
-通过集成好的带钥匙的锁定机构,对手柄或口盖上锁。
-通过在锁止位置设定阻力装置,只要外部操作力大于阻力,便可以对手柄或口盖进行操作。
然而,无论是上述锁定机构中的哪一种,都可以通过单步的操作形式进行上锁和解锁,其可靠性不足,对于工况复杂、外部载荷有变化或者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无法满足要求。
因此,在飞机等安全性能要求高的领域中始终存在一种对提供可靠的锁定机构的需求,该锁定机构应当是操作方便、但同时又能防止由于外界因素或者操作人员失误而导致的误解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手柄的锁定机构,包括:机构架;布置在所述机构架内的转动杆组件,所述转动杆组件包括转动杆和锁闩,所述转动杆能围绕一固定的转动轴线转动,所述锁闩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转动杆的转动能带动所述锁闩也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进行转动,而所述锁闩的转动能使所述手柄上锁或解锁;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在所述机构架的内部沿径向方向布置在所述转动杆和所述机构架之间,并且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所述按钮围绕所述转动杆设置;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上锁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上锁状态下,所述转动杆由于其位于所述按钮的内部而无法使其转动,而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按钮能被按下,以露出所述转动杆,从而能经由所述转动杆的转动来带动所述锁闩对所述手柄解锁。
借助上述锁定机构,可以实现两步式的上锁和解锁功能,且操作的可靠性极强,抗外部干扰性高。此外,该锁定机构的结构也很紧凑,并且能以较低成本实现锁定。
优选的是,按钮和转动杆构造成不能相对彼此转动,该按钮组件还包括自锁元件,所述自锁元件与所述按钮固定连接,所述自锁元件包括自锁状态,在所述自锁状态下,所述自锁元件阻止所述按钮的转动,进而阻止所述转动杆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7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定位嵌合伞骨的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电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