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克罗恩病的中药灌肠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7019.1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5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韩捷;袁媛;孙慧霞;刘宁博;吴雪华;王文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K9/00;A61P1/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4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克罗恩病 中药 灌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克罗恩病的中药灌肠剂,可有效解决现有治疗克罗恩病的用药刺激性大、不规范和疗效差的问题。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克罗恩病的中药灌肠剂,是由重量计的:枳壳18‑22g,大腹皮25‑35g,槟榔18‑22g,炒白芍18‑22g,延胡索18‑22g,络石藤18‑22g和刘寄奴25‑35g作原料药物制成,将上述原料药物加水400‑600ml,在18‑25℃下,浸泡15‑25分钟,武火烧开,文火煎煮20‑30min,过滤,得滤液,浓缩至原加水量的1/2~1/3,得浓缩液,即成。本发明组分相互支持,具有行气导滞,通腑泻热之功效,有效用于治疗克罗恩病,使用方便,安全、效果好,是治疗克罗恩病药物上的创新,具有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特别是一种治疗克罗恩病的中药灌肠剂(又称通克方)。
背景技术
克罗恩病(CD)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病因与基因、免疫、环境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多伴有发热等全身表现以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溃疡等肠外损害,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近年来我国还缺乏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但随着诊疗技术不断进步,目前CT、核磁等诊疗手段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据报道本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目前西医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以诱导缓解;以抗生素、益生菌辅助治疗;以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抗TNF-α单克隆抗体)、粪菌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并维持缓解,手术治疗具有一定作用,但治标不治本。
克罗恩病早期阶段病机关键为湿邪内蕴、气血壅滞,湿热瘀毒,壅滞中焦,病理因素主要是湿、热、痰、瘀、毒等,此时处在发作期其病机进一步在发展,如果肠腑气机壅滞,迁延日久,致肠腑血瘀内停,湿热壅盛,湿热灼伤血络,肉腐肉败,则为“肠痈”;若肠络受损,传导失司,出现“痛、吐、胀、闭”,则为“肠结”。克罗恩病早期阶段病情复杂,宜采用“通因通用”的治法,采用通腑法治疗,常采用中药灌肠。通过灌肠泄下可消除积滞、排泄热毒、引邪外出,以此起到治疗作用。将泻下药不经口服直接注入传导之官的大肠,可加速通腑祛邪。但传统的灌肠剂对肠道刺激较大,用药不固定,不规范,其使用和疗效不近人意,因此研制新的药物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克罗恩病的中药灌肠剂,可有效解决现有治疗克罗恩病的用药刺激性大、不规范和疗效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克罗恩病的中药灌肠剂,是由重量计的:枳壳18-22g,大腹皮25-35g,槟榔18-22g,炒白芍18-22g,延胡索18-22g,络石藤18-22g和刘寄奴25-35g作原料药物制成,将上述原料药物加水400-600ml,在18-25℃下,浸泡15-25分钟,武火烧开,文火煎煮20-30min,过滤,得滤液,浓缩至原加水量的1/2~1/3,得浓缩液,即成。
本发明组分相互支持,具有行气导滞,通腑泻热之功效,有效用于治疗克罗恩病,使用方便,安全、效果好,是治疗克罗恩病药物上的创新,具有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人的具体实施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可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治疗克罗恩病的中药灌肠剂,是由重量计的:枳壳20g,大腹皮30g,槟榔20g,炒白芍20g,延胡索2Og,络石藤20g,刘寄奴30g作原料药物制成,将上述原料药物加水400-600ml,在18-25℃下,浸泡15-25分钟,武火烧开,文火煎煮20-30min,过滤,得滤液,浓缩至原加水量的1/2~1/3,得浓缩液,即成。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70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