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尘化真空过程的慢充慢抽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05686.6 | 申请日: | 2020-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5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烨梁;胡晓;张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04B49/22 | 分类号: | F04B49/22;F04B39/16;F04B4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尘化 真空 过程 慢充慢抽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无尘化真空过程的慢充慢抽装置,其用于对一具有真空阀门的超导腔(18)进行抽气及充气,包括通过一多通管道彼此连通的抽气管路部、充气管路部和测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路部包括通过真空管道依次串联的机械泵(1)、复合阀(2)、分子泵(3)和第一角阀(4),以及与所述第一角阀(4)并联且依次串联的第一针阀(5)、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6)、第二针阀(7);所述充气管路部包括通过真空管道依次串联的氮气罐(8)、截止阀(9)、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10)、扩散器(11)和第二角阀(12);所述测试部包括通过真空管道串联的微粒计数器(13)和第三角阀(17),所述第三角阀(17)与所述超导腔(18)上的真空阀门通过真空管道串联,所述微粒计数器(13)与第三角阀(17)之间的真空管道上连接有真空规(14)、压差表(15)和残余气体分析仪(16),所述微粒计数器(13)、真空规(14)、压差表(15)和残余气体分析仪(16)均与一计算机相连;
所述复合阀(2)包括气体入口(2-2)、气体出口(2-6)、以及通过真空管道连接于所述气体入口(2-2)和气体出口(2-6)之间且彼此并联连接的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和带小孔薄膜(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尘化真空过程的慢充慢抽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气体入口(2-2)和气体出口(2-6)连接的真空管道的内径为20至40毫米,所述第一电磁阀(2-3)完全开启后的气流通道内径为20至40毫米,所述第二电磁阀(2-4)完全开启后的气流通道内径为6至14毫米;所述带小孔薄膜(2-5)为特氟龙薄膜且具有两个小孔,两个小孔的直径为0.15至0.4毫米,带小孔薄膜(2-5)的厚度为1至1.5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尘化真空过程的慢充慢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器(11)由不锈钢颗粒过滤器及扩散膜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尘化真空过程的慢充慢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计数器(13)包括沿一水平光轴依次设置的激光器(13-1)、光束扩展器(13-2)、第一透射窗(13-3)、减振管(13-4)、真空室(13-5)和一端封闭的屏蔽管(13-6),所述减振管(13-4)内设有第一狭缝光阑(13-14),所述屏蔽管(13-6)内依次设有第二狭缝光阑(13-15)和光吸收器(13-7),所述真空室(13-5)的下端与转接管(13-8)、第二透射窗(13-9)和光收集筒(13-10)依次连接,光收集筒(13-10)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透镜(13-11)、光阑(13-12)和光电倍增管(13-13),微粒计数器(13)通过该光电倍增管(13-13)与所述计算机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无尘化真空过程的慢充慢抽装置,其特征在于,微粒计数器(13)还包括一内支架,所述内支架的一端与第一透射窗(13-3)刚性连接,另一端与屏蔽管(13-6)的一端连接,所述内支架贯穿于减振管(13-4)、真空室(13-5)和屏蔽管(13-6)的内部,所述第一狭缝光阑(13-14)、第二狭缝光阑(13-15)和光吸收器(13-7)均与内支架刚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无尘化真空过程的慢充慢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管(13-4)为波纹管状结构,所述屏蔽管(13-6)为圆筒状,所述屏蔽管(13-6)的内壁具有吸光材料,所述第一狭缝光阑(13-14)及第二狭缝光阑(13-15)均由铝片制成且均经过阳极氧化发黑处理,第一狭缝光阑(13-14)的高度为20至30毫米,宽度为0.2至0.8毫米;第二狭缝光阑(13-15)的高度为22至32毫米,宽度为0.8至1.2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无尘化真空过程的慢充慢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13-1)发射的激光束波长范围为400至850纳米,所述光束扩展器(13-2)内的透镜组为柱面透镜阵列,且所述真空室(13-5)的内径为24至4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56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滤机卸料监控装置
- 下一篇:衬套的夹持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