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5515.3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2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蔡挺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方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贺龙萍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箱体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箱体内壁上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有转轮,所述第一连接轴下方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转轮相配合的混合装置;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底部连有排水管,所述箱体底部还设有刮板;通过将较少的污水从箱体内排出的方式直接对箱体底部的淤泥做清理,无需人工进入箱体内清理,降低箱体内部的清理难度,使污水处理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工业设备,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污水处理时需要用到絮凝剂将污水中的杂质沉淀,以除去污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质,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效果直接影响对污水中杂质的去除效果;当污水絮凝完成后,在池体底部沉积有较多的污泥,一般的池体底部较深,无法直接清理,若将池中污水拍完后进行清理造成的浪费较大,对于池底淤泥的清理存在诸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清理方便的污水处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箱体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箱体内壁上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有转轮,所述第一连接轴下方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转轮相配合的混合装置;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底部连有排水管,所述箱体底部还设有刮板;在对污水做处理时,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到箱体内,污水被收集在箱体内,将絮凝剂加入到污水中,使污水在箱体做絮凝处理,将污水中的杂质去除;转轮在箱体内转动,对箱体内的污水起搅拌作用,使污水与絮凝剂更好的混合,混合装置与转轮相互配合,对箱体内的污水做进一步的搅拌混合处理,使絮凝剂更好的融入污水中,保证污水絮凝效果;随污水进入到箱体内,上层清水从出水口处排出箱体,以便获得处理完成后的污水,底部污水继续做絮凝处理,以便将污水中的杂质有效去除;当污水絮凝完成后,刮板沿箱体底面移动,在刮板作用下将粘附在刮板底部的淤泥挂出,排水口开启将底部的污水与淤泥一同从箱体内排出,在水流冲击作用下,以便将漂浮在污水中的污泥直接排入排水口内,提升对箱体淤泥的清理效果,当下箱体底部的污泥和污水排出箱体后,排水口关闭,污水处于箱体内继续做絮凝处理,完成污水的水处理操作;在刮板作用下直接将粘附在箱体底部的淤泥刮出,避免淤泥粘附在箱体底部,使淤泥可随水流流动而移动,降低对污泥的清理难度;通过将较少的污水从箱体内排出的方式直接对箱体底部的淤泥做清理,无需人工进入箱体内清理,降低箱体内部的清理难度,使污水处理操作更加方便。
所述转轮为两组,所述两组转轮通过一第一连接环相连,所述转轮上设有多个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内壁上设有蓄水槽,所述储水腔侧壁上设有导槽,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转轮上方;从进水口进入到箱体内的水流直接冲击在转轮上,在导槽设置下,使掉落在转轮上的污水直接进入到储水腔内,在污水的重力势能作用下推动转轮进行转动,以便依靠转轮对污水做搅拌作用,在转轮作用下对污水的重力势能做吸收,避免污水直接掉落在箱体底部对箱体底部的沉淀造成影响;当转轮转动时,污水沿储水腔内壁流动,部分污水进入到蓄水槽内,在蓄水槽设置下保证转轮两侧重量处于稳定状态,使转轮在水流冲击作用下更易转动;当转轮上的储水腔从一侧转动至另一侧时,储水腔内的部分污水从蓄水槽内溢出,在导槽作用下使溢出的水流掉落至转轮下方的蓄水槽内,对水流的势能做充分利用,保证转轮转动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方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方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5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