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掘式地下连续墙模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4859.2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5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木林隆;林剑鸿;黄茂松;钱建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5/00 | 分类号: | E02F5/00;E02F5/02;E02F5/06;E02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蔡彭君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连续 模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掘式地下连续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体(1)、升降模块(2)、旋转电机(3)、削土壳和控制器,所述升降模块(2)和旋转电机(3)与控制器连接并由控制器进行控制,所述升降模块(2)的两端固定于固定体(1)上,所述旋转电机(3)设于所述升降模块(2)顶部,所述削土壳包括削土外壳(5)和移动内壳(4),所述移动内壳(4)与升降模块(2)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削土外壳(5)连接至旋转电机(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反复使用,减少误差干扰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模拟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掘式地下连续墙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及施工环境复杂时,地下连续墙由于具有刚度大、强度高和防渗性能好等特点,往往成为基坑围护结构的首选类型。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地下连续墙的每一个单元槽段都有较大影响,一旦出现问题,需要花费较大的费用和工期来修补或返工,十分不经济。并且地下连续墙施工需要很多重型设备,进退场和施工准备工作相当耗时费工,因此工程量过小时经济效益不高。在地下连续墙的实验模拟中,通常也分步进行地下连续墙的配置,但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设置上的误差需要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多种误差对精度影响较大、不能反复使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自掘式地下连续墙模拟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掘式地下连续墙模拟装置,包括固定体、升降模块、旋转电机、削土壳和控制器,所述升降模块和旋转电机与控制器连接并由控制器进行控制,所述升降模块的两端固定于固定体上,所述旋转电机设于所述升降模块顶部,所述削土壳包括削土外壳和移动内壳,所述移动内壳与升降模块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削土外壳连接至旋转电机。
所述固定体的结构为长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升降模块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升降模块对称设于所述固定体长边的两端。
所述削土壳的结构为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削土外壳上设有多个削土片。
所述削土片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升降模块与其靠近的固定体的一端的间距大于所述削土片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固定体上按照一定距离设置升降模块、旋转电机和削土壳,削土壳在深挖的同时完成挖土与地下连续墙设置,提高了施工的工作效率。
2.本发明可根据实际地形的需要,通过控制器对两个削土壳进行单独控制,增加了装置对多种地形的适应性。
3.本发明设有多个削土片,增加装置的挖掘能力,同时削土片的长度小于升降模块与其靠近的固定体一端的间距,避免削土片在运行工程中受到固定体的影响。
4.本发明在挖土与地下连续墙设置完成后,通过控制升降模块向另一端移动完成装置的复位,使装置在施工现场能反复使用,增加了装置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固定体;2-升降模块;3-旋转电机;4-移动内壳;5-削土外壳;6-削土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