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水位测管及水位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4746.2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1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武璧泽;牛红凯;甄丰豪;高松;葛俊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B01D35/02;B01D35/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贵勤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水位 监测 方法 | ||
1.一种装配式水位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管体(10),下部设有渗水孔(11);
过滤组件(30),设在所述测管体(10)内,且用于遮挡所述渗水孔(11);
传感器安装架(40),设在所述过滤组件(30)上,用于安装水位传感器(60);
吊绳(50),下端与所述过滤组件(30)连接,上端用于与所述测管体(10)上部连接,用于从所述测管体(10)内牵引取出所述过滤组件(30);以及
水位传感器(60),设在所述传感器安装架(40)上;
所述装配式水位测管还包括:
泥沙收集组件(20),设在所述测管体(10)下端,用于收集所述测管体(10)内的沉淀物;
所述泥沙收集组件(20)包括:
收集筒(21),设在所述测管体(10)下端,用于容纳所述测管体(10)内的沉淀物,上部设有用于阻挡所述过滤组件(30)的限位件(22);以及
连接套(23),两端分别与所述测管体(10)下端和所述收集筒(21)可拆卸连接;
所述装配式水位测管还包括:
抓斗,与所述过滤组件(30)下部连接,且所述抓斗至少下部用于置入所述收集筒(21)内,且上边缘设有用于与所述测管体(10)内壁贴合的柔性刮板;
抓斗与吊绳(50)连接,由吊绳(50)向上牵引控制抓斗闭合;柔性刮板呈螺旋设置,且下部延伸至所述抓斗内;
所述过滤组件(30)包括:
支撑架,与所述吊绳(50)和/或所述传感器安装架(40)连接;以及
反滤层,设在所述支撑架侧面,且用于遮挡所述渗水孔(11);
所述支撑架包括:
顶盘(31),设有第一通水孔;
底盘(32),设在所述顶盘(31)下方,且设有第二通水孔;
连接柱(33),为若干个,分别设在所述顶盘(31)和所述底盘(32)之间,且端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水孔和所述第二通水孔外周;以及
过滤吊架(34),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柱(33)连接,且用于与所述吊绳(50)连接;
所述反滤层包括:
内反滤层(35),围设在所述连接柱(33)外周;以及
外反滤层(36),围设在所述顶盘(31)、所述底盘(32)和所述内反滤层(35)外周,且用于遮挡所述渗水孔(11);
所述传感器安装架(40)包括:
保护盘(41),设有第三通水孔;
支脚(42),设在所述保护盘(41)下部,用于与所述过滤组件(30)连接;
斜支撑(43),设在所述保护盘(41)上部,并与所述保护盘(41)形成用于容纳水位传感器(60)的空间;
安装吊架(44),设在所述斜支撑(43)上,用于与吊绳(50)连接;以及
传感器夹具(45),设在所述斜支撑(43)上,用于固定所述水位传感器(60);
所述装配式水位测管还包括:
无线信号传输模块(70),设在所述测管体(10)上部,且与所述水位传感器(60)电连接,用于向外传递所述水位传感器(60)测得的数据信号;以及
保护箱(80),设在所述测管体(10)上端,并与所述测管体(10)连通,内部用于放置所述无线信号传输模块(70),且设有箱盖和用于锁闭所述箱盖的锁闭组件;
所述测管体(10)上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吊绳(50)上端的吊绳固定结构;所述吊绳固定结构包括用于所述吊绳(50)上端穿过的吊绳挂钩(12)和用于紧固所述吊绳(50)上端的固定螺栓(13)。
2.一种水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水位测管,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位传感器(60)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架(40)上,并将传感器安装架(40)、过滤组件(30)和吊绳(50)连接后,将传感器安装架(40)和过滤组件(30)置入测管体(10)内,使过滤组件(30)遮蔽渗水孔(11),并将吊绳(50)上端固定在测管体(10)上部;
将测管体(10)置入测孔并固定牢靠,待水位传感器(60)读数稳定后开始监测;
经过预设时间后判断水位传感器(60)的读数是否产生误差或错误,若未产生则继续使用,若产生则通过吊绳(50)将传感器安装架(40)和过滤组件(30)从测管体(10)取出、并按需要进行更换后再重新置入测管体(10)内并使过滤组件(30)遮蔽渗水孔(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7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