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双极板的焊线防腐处理方法及金属双极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04679.4 | 申请日: | 2020-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鹏鹏;王海峰;王利生;袁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锋源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0228 | 分类号: | H01M8/0228;H01M8/02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柴明英;梁永芳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极板 防腐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金属双极板的焊线防腐处理方法及金属双极板,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双极板的焊线防腐处理方法,用于对金属双极板的焊线进行防腐处理,其中,金属双极板的表面包括凹部,且焊线分布在凹部上;其中,包括制备防腐蚀层步骤:将防腐蚀液涂覆在金属双极板的凹部上;对凹部上涂覆的防腐蚀液进行固化处理,以在金属双极板的表面形成覆盖焊线的防腐蚀层。本发明主要用于能有效提高金属双极板的焊线处的耐腐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双极板的焊线防腐处理方法及金属双极板。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具有价格低廉、机械加工性能好、韧性好、强度好等优点,因此,金属双极板被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是燃料电池的发展方向。而双极板需要同时具备优良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对金属基板进行表面改性在其表面沉积涂层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导电性成为制备金属双极板的一项核心工艺。
金属基板的表面改性批量化生产技术通常采用卷对卷式生产,采用该技术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表面改性后对材料进行裁切冲压成型,成为金属双极板单板。两块金属双极板单板(一块为阴极单板、另一块为阳极单板)经过激光焊接形成金属双极板。其中,激光焊接过程中会破坏金属基板表面的涂层,在金属双极板的表面形成焊线;焊线主要成分为铁、铬、镍等。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金属双极板在使用的过程中,焊线处会存在电化学腐蚀现象,会加速焊线的腐蚀;一方面,腐蚀后的铁离子进入溶液中会降低膜电极的效率;另一方面焊线处的腐蚀速度快,容易形成穿孔现象,造成氢气和氧气的混合,引起燃烧或爆炸等事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双极板的焊线防腐处理方法及金属双极板,主要目的在于能有效提高金属双极板的焊线处的耐腐蚀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金属双极板的焊线防腐处理方法,用于对金属双极板的焊线进行防腐处理,其中,所述金属双极板的表面包括凹部,且焊线分布在所述凹部上;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防腐蚀层步骤:将防腐蚀液涂覆在金属双极板的所述凹部上;对所述凹部上涂覆的防腐蚀液进行固化处理,以在金属双极板的表面形成覆盖所述焊线的防腐蚀层。
优选的,所述金属双极板的表面包括凸部,且所述凸部为非焊线处;其中,在所述制备防腐蚀层步骤之前,还包括制备保护漆膜步骤:在所述金属双极板的所述凸部上涂覆保护漆,干燥处理后,在所述凸部上形成保护漆膜。优选的,所述保护漆为电镀保护漆;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保护漆的成分包括金属盐溶液、有机高分子材料、石蜡中的任一种;优选的,所述保护漆膜的厚度为0.05-0.2mm。优选的,采用滚压装置在所述金属双极板的凸部上涂覆保护漆,优选包括如下步骤:滚筒在转动过程中与金属双极板的表面的凸部接触,将保护漆滚压在所述凸部上。优选的,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50-110℃,优选为80-100℃,干燥处理时间为20-40min;优选的,所述干燥处理的步骤在烘箱中进行。
优选的,在所述制备防腐蚀层步骤之后,还包括除去保护漆膜步骤:将所述金属双极板的凸部上形成的保护漆膜除去。
优选的,在所述制备防腐蚀层步骤中:所述防腐蚀层的厚度为2-20nm;和/或所述防腐蚀液选用防腐蚀疏水液,所述防腐蚀层为防腐蚀疏水层。
优选的,在所述制备防腐蚀层步骤中:所述防腐蚀液选用金属盐溶液或有机高分子水溶液;优选的,所述防腐蚀液选用氯铂酸溶液、氯铱酸溶液、PTFE溶液中的任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PTFE溶液为质量分数为0.1-5%的PTFE水溶液(PTFE乳液)。
优选的,在所述制备防腐蚀层步骤中:采用喷涂、涂刷、浸渍提拉法中的任一种的方式将防腐蚀液涂覆在金属双极板的所述凹部上;优选的,采用超声喷涂的方式将防腐蚀液涂覆在金属双极板的所述凹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锋源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锋源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6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传感器的管道含砂量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子组件的磁瓦压装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