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绕组排列方法及其位移电流数值分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04501.X | 申请日: | 2020-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2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瑞;朱赛娟;王廷营;王永生;许胜有;孙伟锋;钱钦松;孙娟;顾亮;邰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30;H01F27/34;H01F27/38;H01F27/33;G06F30/20;H02M1/44;G06F11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熊玉玮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绕组 排列 方法 及其 位移电流 数值 分析 | ||
1.一种变压器绕组排列方法,其中变压器绕组包括原边绕组、平衡绕组、辅助绕组和副边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绕组包括:第一原边绕组、第二原边绕组和第三原边绕组;
按照从磁芯中心柱到磁芯边柱的方向,变压器绕组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第一原边绕组、副边绕组、平衡绕组、辅助绕组、第二原边绕组、第三原边绕组;
所述第一原边绕组的起绕端为A、另一端为A1,所述副边绕组的起绕端为C、另一端为D,所述平衡绕组的起绕端为NC、另一端为A,所述辅助绕组的起绕端为E、另一端为F,所述第二原边绕组的起绕端为A1、另一端是A2,所述第三原边绕组的起绕端为A2,另一端为B;其中,第一原边绕组的另一端A1是第二原边绕组的起绕端A1,第二原边绕组的另一端A2是第三原边绕组的起绕端A2;第一原边绕组的A端、副边绕组的D端、平衡绕组的A端、辅助绕组的F端以及第三原边绕组的B端是同名端;
原边绕组的总匝数为NP,第一原边绕组的匝数为NP1,第二原边绕组的匝数为NP2,第三原边绕组的匝数为NP3;副边绕组的匝数为NS,平衡绕组的匝数为NB,辅助绕组的匝数为NA;其中,第一原边绕组的匝数NP1与副边绕组的匝数NS相同;
其中,原边绕组的总匝数为NP,第一原边绕组的匝数为NP1,第二原边绕组的匝数为NP2,第三原边绕组的匝数为NP3之间的关系满足公式:
2.一种变压器位移电流的数值分析方法,该变压器的绕组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绕组排列方法而排列,其特征在于:
构建三组坐标系图,第一组图的上半部分是原边绕组的电位随绕组在磁芯窗口中位置的分布图,第二组图的上半部分是平衡绕组的电位随绕组在磁芯窗口中位置的分布图,第三组图的上半部分是辅助绕组的电位变化随绕组在磁芯窗口中位置的分布图;而三组图的下半部分均为副边绕组的电位随绕组在磁芯窗口中位置的分布图;
变压器的位移电流包括:从第一原边绕组流向副边绕组的第一位移电流、从第二原边绕组流向副边绕的第二位移电流、从第三原边绕组流向副边绕组的第三位移电流、从平衡绕组流向副边绕组的第四位移电流、从辅助绕组流向副边绕组的第五位移电流;
根据第一绕组间寄生电容、第二绕组间寄生电容、第三绕组间寄生电容、第四绕组间寄生电容和第五绕组间寄生电容两端的电压公式分别计算第一位移电流、第二位移电流、第三位移电流、第四位移电流、第五位移电流,所述第一绕组间寄生电容是第一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之间的寄生电容,第二绕组间寄生电容是第二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之间的寄生电容,第三绕组间寄生电容是第三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之间的寄生电容,第四绕组间寄生电容是平衡绕组和副边绕组之间的寄生电容,第五绕组间寄生电容是辅助绕组和副边绕组之间的寄生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压器位移电流的数值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原边绕组的匝数NP和副边绕组的匝数NS固定不变时,经过配比辅助绕组的匝数NA和平衡绕组的匝数NB相等,变压器位移电流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未经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5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气压法室内穿线施工工艺
- 下一篇:人体温度采集处理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