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美容装置及其路径形成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4355.0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7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福本真佐美;伊藤晶子;大野木洋子;立田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N1/30 | 分类号: | A61N1/30;A61N1/04;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美容 装置 及其 路径 形成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容装置及其路径形成机构。美容装置具备路径形成机构(100),该路径形成机构具有用于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的第一电极(110)、第二电极(120)。第一电极被施加比第二电极高的电位,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是梳齿电极。第一电极的齿(112)和第二电极的齿(122)以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方式配置。第一电极的齿的数量比第二电极的齿的数量多。第一电极的齿的宽度和第二电极的齿的宽度中的至少一方比第一电极的齿与第二电极的齿之间的间隔宽。由此,提供一种能够使美容成分高效地渗透到皮肤内部的美容装置及其路径形成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到皮肤内部的美容装置及其路径形成机构。
背景技术
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来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到皮肤内部的美容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41434号公报(以下记为“专利文献1”)中被公开。专利文献1记载了以往的美容装置的一例。
一般情况下,对于美容装置来说,期望提高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性。
然而,专利文献1没有特别地着眼于与渗透性的提高有关的具体对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电极间的间隔、电极的宽度对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性的提高造成影响这一由本申请发明人得到的见解,提供一种能够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高效地渗透到皮肤内部的美容装置的路径形成机构以及具备该路径形成机构的美容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美容装置的路径形成机构,具备用于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以形成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的路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构成被施加的电位高于向第二电极施加的电位的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由梳齿电极形成。并且,第一电极的齿和第二电极的齿以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方式配置,第一电极的齿的数量比第二电极的齿的数量多,第一电极的齿的宽度和第二电极的齿的宽度中的至少一方比第一电极的齿与第二电极的齿之间的间隔宽。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美容装置具备上述路径形成机构。
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高效地渗透到皮肤内部的路径形成机构以及具备该路径形成机构的美容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美容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美容装置的第一侧视图。
图3是图1的美容装置的第二侧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路径形成机构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4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图1的头部的内部构造的截面图。
图7是图1的美容装置的框图。
图8是示出该美容装置的美容成分的渗透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作为该美容装置的实施例的一例的第一试验的结果的坐标图。
图10是示出作为该美容装置的实施例的一例的第二试验的结果的坐标图。
图11是该美容装置的路径形成机构的第一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12是该美容装置的路径形成机构的第二变形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路径形成机构等能够采取的方式的一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身装置的结构
- 下一篇:美容装置及其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