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倾斜角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4209.8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4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玭;柳卫东;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G01C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迪怡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倾斜 角度 测量 装置 及其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倾斜角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该测量装置的实验方框通过斜撑固定在底座上,在其两侧边框内侧和上边框内侧设置反光板,框架底部布置激光获取机构。实验方框下边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折角杆,该折角杆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倾斜段和下竖直段,且其相接处通过转轴轴接于下边框,下竖直段悬空设置且其端部设置有配重物,上倾斜段的端部设置有激光发射器,且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发射方向朝向实验方框的侧边框。采用本发明的船舶倾斜角度测量装置,能在有限空间里,将激光角度的变化进行多次放大,提高了实验的精度,简化了实验方法,同时,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空间复杂狭小的船舶,提高了实验的可行性和操作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试验测量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船舶倾斜角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国际规范IS Code要求,新建船舶必须进行倾斜试验以确定船舶重心高度,以此作为稳性计算评估的基础。倾斜试验的测量精度关系着船舶的稳性安全,需要引起设计人员充分的重视。近几年,国内外也多次发生因稳性不足而造成的船舶倾覆惨剧。
倾斜试验的试验原理是通过测量移动确定重量而造成的船舶横倾角来计算船舶重心高度。常见的横倾角测量方法是使用摆锤来量取。但为保证试验精度,摆锤的悬挂高度有最低要求,常规摆锤悬挂高度为4至6米,而且通常摆锤悬挂在主甲板以下封闭舱室。这就限制了在舱室布置复杂、结构空间有限的船舶上试验的可行性。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全新的船舶倾斜角度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是船舶设计人员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倾斜角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狭小空间内难以检验甲板倾斜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
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倾斜角度测量装置,包括底座,该底座通过撑架支撑有实验方框,实验方框的上边框内侧和两侧边框内侧均设有反光板,其下边框内侧设有激光获取机构,且实验方框下边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折角杆,该折角杆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倾斜段和下竖直段,且其相接处通过转轴轴接于下边框,下竖直段悬空设置并且其端部设置有配重物,上倾斜段的端部设置有激光发射器,且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发射方向朝向实验方框的侧边框。本发明装置通过配重物使激光发射器发出激光的角度不变,利用反光板反射激光,使得船舶倾斜前后,激光获取机构获取的激光坐标发生变化,从而计算出船舶倾斜角度。
具体地,转轴上安装有润滑轴承,减小折角杆相对实验方框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具体地,激光获取机构为感光刻度尺,便于直接获得船舶倾斜前后刻度尺上激光点的位置。
具体地,激光获取机构为感光纸,便于直接保存试验数据。
具体地,撑架由安装在底座上的四个斜撑构成。以固定实验方框。
具体地,上倾斜段与下竖直段的夹角角度为125°~145°,防止激光发射器发出激光的角度小于船舶倾斜角度时,激光无法反射至激光获取机构的情形。
具体地,实验方框呈正方形,其边长尺寸为1-3米,可用于空间复杂狭小的船舶,提高了实验的可行性和操作便利性。
具体地,实验方框的角隅处设置有角钢,减少实验方框的变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船舶倾斜角度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船舶倾斜角度测量装置放置在待测量船舶上,使得底座与船舶连续甲板贴合,并确保放置位置的甲板区域无梁拱和舷弧;
2)通过水平仪检查实验方框中上、下框架的水平度和两侧框架的垂直度,若其水平度和/或垂直度大于1度,对实验方框进行矫正,直至其偏差值不大于1度,并记录该偏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一体化墩柱盖梁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方位微碰撞感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