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功能多肽P30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4153.6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6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金亮;汪梦筱;秦福建;李凯莹;张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A61K38/26;A61K38/17;A61P3/10;A61P3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周海斌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多肽 p30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多肽P30及其应用。该双功能多肽P30的氨基酸序列为HGEGTFTSDVSSYLEGQAAKEFIAWLVKGRGSSGAPPPSVLGGGCRCIPALDSLTPANED。该多肽的应用包括:制备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制备既能治疗或预防糖尿病、又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制备降血糖药物或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双功能多肽P30由降糖肽P8和VP肽共价结合而成,兼具降糖功能和免疫调节功能,而且在降糖功能方面优于降糖肽P8,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糖尿病、同时进行免疫调节,也可用于降血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多肽P30及其应用,该多肽兼具降糖功能和免疫 调节功能,属于生化药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发明人了解,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代谢疾病,已是目前医药工作的 热点之一,患病青少年每年致死率已经达到11.3%。在美国,2011年20岁左 右的患病者已经达到215000人。糖尿病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心血 管疾病。对于1型糖尿病(T1DM)降低风险的前提就是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 目前为止,尽管已知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细胞过度激活攻击胰岛β细胞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仅批准胰岛素制剂和胰淀素用 于治疗该病症。在临床实践中没有使用调节或停止β细胞免疫破坏的疗法来治疗1型糖尿病。目前可用的胰岛素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 血糖和低血糖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仍然很常见。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的医疗 需求仍然很高。
热休克蛋白60(Hsp60)是一种主要的自身抗原,在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 已经检测到高水平的抗Hsp60抗体,抗体的滴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其 中Hsp60上437~460的一段特异性多肽P277肽,其序列为 VLGGGCALLRCIPALDSLTPANED,是一种抗原决定簇,能特异地与效应T 细胞反应。但是,P277肽具有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的副作用,说明P277肽不仅 存在调节免疫反应的T表位,同时存在致动脉粥样硬化的B表位。发明人于 2016.10.28申请了专利号为CN201610949156.3、授权公告号为CN106518987B、 名称为《新型糖尿病免疫调节肽-VP肽的设计及其用途》的中国发明专利,其 中通过表位扫描技术,精确扫描到P277肽的B表位,在最大程度保证T表位 完整性和B表位空间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氨基酸突变来改造B表位,得到VP 肽VLGGGCRCIPALDSLTPANED,能够保持免疫调节作用的同时,消除血管 内皮损伤的副作用。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小肠L细胞分泌 的维持血糖的重要激素,响应于食物摄入而由肠内L细胞释放。它起到了肠 降血糖素激素的作用,以葡萄糖依赖性方式刺激胰岛素释放。目前已批准 GLP-1类似物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并且在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 GLP-1类似物疗法也显示出了对β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
发明人于2016.9.6申请了申请号为CN201610805193.7、申请公布号为CN106279400A、名称为《P8降糖肽的设计及其用途》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其中设计了GLP-1类似物EGLP-1(即降糖肽P8),在STZ诱导的高血糖小鼠 中显示出良好的降血糖和胰岛保护作用。
尽管已有证明许多单一疗法可有效逆转1型糖尿病NOD小鼠模型中的高 血糖症,但成功进行临床转化的很少。这可能部分是由于单药疗法不适用于1 型糖尿病复杂的致病机理。
在上述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人经过进一步研究获得了最新的研究成 果,现将该研究成果申请发明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基于发明人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一种双功能多肽 P30,兼具降糖功能和免疫调节功能,而且在降糖功能方面优于降糖肽P8。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功能多肽P30,其特征是,具有的氨基酸序列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酿酒原料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桶装矿泉水生产用原装水增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