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力泵外磁转子的制作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04021.3 | 申请日: | 2019-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3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时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飞龙 |
| 主分类号: | H02K15/03 | 分类号: | H02K15/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泵 转子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力泵外磁转子的制作工艺。它解决了现有的外磁转子制作工艺中,磁瓦通过手工安装的方式固定在转子座上,没有采用能取代人工拼装的组装机,制作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磁力泵外磁转子的制作工艺,外磁转子包括转子座和磁瓦,该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预先将转子座安装在组装机的夹持机构中;S2、然后依次将磁瓦放入组装机的送料机构中,通过组装机的夯实机构对磁瓦进行装配,制作成磁力泵外磁转子半成品件;S3、将磁力泵外磁转子半成品件进行修整,检验合格后,得到磁力泵外磁转子成品件。本发明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是属于申请日:2019-03-15、申请号:201910196262.2、专利名称:一种磁力泵外磁转子的制作工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力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作工艺,特别是一种磁力泵外磁转子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磁力泵主要由泵头、磁力传动器、电动机、底座等零件组成,其中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以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磁力泵的工作原理是,当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间隙和非磁性物质隔离套,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同步传递,从而抽送液体,将容易泄露的动密封结构转化为零泄漏的静密封结构,可见,外磁转子作为磁力泵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磁力泵的使用寿命。
外磁转子内部嵌套有呈圆周分布的磁瓦,现有的外磁转子制作工艺中,磁瓦通过手工安装的方式固定在转子座上,没有采用能取代人工拼装的组装机,制作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磁力泵外磁转子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便捷高效的制作出成品的磁力泵外磁转子。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磁力泵外磁转子的制作工艺,外磁转子包括转子座和磁瓦,其特征在于,该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先将转子座安装在组装机的夹持机构中;
S2、然后依次将磁瓦放入组装机的送料机构中,通过组装机的夯实机构对磁瓦进行装配,制作成磁力泵外磁转子半成品件;
S3、将磁力泵外磁转子半成品件进行修整,检验合格后,得到磁力泵外磁转子成品件。
本制作工艺通过将转子座和磁瓦组装在一起,就可以制作出成品的磁力泵外磁转子,从而合理化的取代了手工装配,节省了人工成本,同时优化了装配过程,节约了制作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组装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能夹持固定转子座的夹持机构;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能输送磁瓦的送料机构,支撑架上还设置有能装配磁瓦的夯实机构。
本组装机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夹持机构对转子座进行夹持固定,然后通过人工依次将磁瓦放入送料机构中,再通过夯实机构将磁瓦夯实在转子座中,完成外磁转子的组装工作;通过以上机构的协同动作,实现整个组装过程周期性运转,外磁转子在转动盘上进行限位,磁瓦的安装围绕转动盘展开,整体布置紧凑,减少动作流程,从而实现外磁转子的自动化组装,节省人力,大大提高了组装效率。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动盘、第一伺服电机、双向丝杆、螺母副、滑块、导轨、固定板和夹持板,转动盘的上端固定有防震垫,转动盘的下端与驱动机构相连,转动盘内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台,转动盘内还开设有滑滑槽,第一伺服电机水平固定在转动盘上,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双向丝杆的一端相连,双向丝杆的另一端与滑槽内壁转动连接,螺母副套设在双向丝杆上,导轨水平固定在滑槽底部,滑块固定在螺母副的下端,且滑块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固定板固定在螺母副的上端,夹持板的下端固定在固定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飞龙,未经时飞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0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