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集成插头及连接器集成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3256.0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4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向阳;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德普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48;H01R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集成 插头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集成插头,所述连接器集成插头用以集成多个连接器插头,所述连接器集成插头包括第一壳体、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上并列形成有多个第一收容槽,所述下壳体上并列形成有多个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围设形成有多个并列的圆柱状收容空间以收容多个所述连接器插头,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本发明的连接器集成插头,通过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从而使得所述连接器插头可拆卸设置,方便更换,同时可以有效保护线缆和连接器插头,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集成插头及连接器集成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通信和电子设备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保证设备电气性能不变的前提下,要求其具有小型化,集成化,易操作等特点。作为该类设备重要元器件的电缆连接器插头,相应的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的电缆连接器插头大都是单通道连接,占用空间大,连接校准繁琐,不利于设备的小型化。另外,现有连接器插头容易因多次插拔而损坏,从而造成接触不良等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连接器组件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集成插头和连接器集成组件,以解决现有连接器占用空间大,容易接触不良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集成插头,所述连接器集成插头用以集成多个连接器插头,所述连接器集成插头包括第一壳体、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上并列形成有多个第一收容槽,所述下壳体上并列形成有多个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围设形成有多个并列的圆柱状收容空间以收容多个所述连接器插头,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器集成插头具有连接端和进入端,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外壳、自所述外壳内壁向内延伸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自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侧向外延伸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均设有螺纹孔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部自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靠近所述进入端的一侧向连接端一侧凹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抵挡部,所述抵挡部设置在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抵挡部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以供连接器插头穿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贯穿孔的孔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收容空间截面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器插头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自所述贯穿孔朝向连接端一侧凸伸,所述前段的直径小于所述贯穿孔的直径,所述中段位于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中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贯穿孔的直径和所述收容空间截面的直径,所述后段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后段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收容空间截面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材料为金属或者塑料,所述第一壳体表面设有握持结构,所述握持结构为自所述第一壳体表面向内凹陷的凹槽或者自所述第一壳体表面向外凸伸的凸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器集成组件,包括如上述的连接器集成插头和与所述连接器集成插头相互插合的连接器集成插座,所述连接器集成插座包括第三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三壳体多个连接器插座,所述连接器插头与所述连接器插座插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德普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德普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3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