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冻土制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3245.2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4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明;还红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闻铭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F25B41/04;F25D3/10;E02D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何祖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冻土 制冷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冻土施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冻土制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防冻剂水箱、第一制冷设备和U型管,其中,所述第一制冷设备包括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防冻剂水箱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防冻剂水箱与所述U型管相连通;其中,所述防冻剂水箱的内部安装有盘管。该冻土制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待封冻的土壤内设置冻土温度传感器以及冻土压力传感器,人们可以通过冻土温度传感器以及冻土温度传感器时刻了解土壤的封冻情况,并以此决定添加或减少制冷设备工作的数量,从而保证制冷设备能够对土壤源输出足够且适量的冷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冻土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冻土制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对一些地段进行施工建设时通常会采用冻土施工的方式,冻土施工具有以下优点:
封水性:能冻结成土壤,形成冻土壁增加土层的承受压力,冻土壁可以阻隔地下水侵入,形成安全的施工环境;
适应性强:适用于含水量大、地层软弱的地方,同时施工结束后土层恢复原状,对土层破坏性很小;
实用性强:可在密集建筑区和现有工程建筑物下施工,不需进行基坑排水,可避免因抽水引起地基沉降造成对周围建筑物的不利影响;
施工便利:施工时无支衬、无拉锚,可进行敞开式施工并扩大建筑面积,缩短工期。
冻土施工时通常都需要人工营造冻土来促成冻土施工环境,现有制备冻土的方式是采用单一的制冷设备对土壤输出冷量,从而使得施工地面发生冻结,然而,现有的制冷设备其输入的冷量有限,制冷效率不高,人们也难以随心所欲的根据土壤的具体冻结情况来调节制冷设备对土壤输出的冷量,从而造成现有制冷设备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冻土制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具备制冷设备能够输出足够的冷量同时便于人们能够根据土壤的具体冻结情况来调节制冷设备对土壤输出的冷量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冻土制冷系统,包括防冻剂水箱、第一制冷设备和U型管,其中,所述第一制冷设备包括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防冻剂水箱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防冻剂水箱与所述U型管相连通;其中,所述防冻剂水箱的内部安装有盘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制冷设备还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一压缩机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相连通、第一冷凝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节流阀相连通,所述第一节流阀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相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冷冻泵,所述第一冷冻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防冻剂水箱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防冻剂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入水口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冷却泵,所述冷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入水口相连通;其中,所述冷却塔通过管道还连通有塔水泵;其中,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盘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压缩机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与所述盘管的另一端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二冷凝器还连接有空气能散热器。
优选的,所述防冻剂水箱通过管道连通有冻土冷冻泵,所述冻土冷冻泵通过管道连通有集水器,所述集水器通过PID调节阀与所述U型管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U型管的入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分水器,所述分水器通过管道与所述防冻剂水箱相连通;其中,所述U型管所在的土层内还设有冻土温度传感器和冻土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闻铭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闻铭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32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网络监测方法
- 下一篇:装配式一体化墩柱盖梁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